27
什么叫“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简称“病窦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功能低下或窦房结病变造成的心跳太慢。正常窦房结静息时发出55-次/分左右的起搏信号,在夜间可达到最低30次/分,而在运动或激动等交感兴奋时可迅速达到-次/分。而如果因为病变使窦房结在静息时发放的心跳指令持续不足50次/分,运动或兴奋时也达不到90次/分,这就证实是窦房结有实质性病变了。除此之外,窦房阻滞、慢快综合症和多年的快慢综合症也划归为“病窦综合症”。因为不管什么原因,只要造成持久的心跳太慢,人就会感到胸部压抑、憋闷,一旦出现头晕、眼前发黑,就需要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了。
28
什么是房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是指起源于心房的心动过速。现在心内电生理检查相当完善和先进,可将房速的确切起源部位找到,因此命名也多了起来。起源于左心房叫左房房速,起源于右心房叫右房房速,起源于心耳又叫心耳房速。另外临床常说的心房朴动(房扑)和心房颤动(房颤)也属于广义的房性心动过速。但一般都将二者单独列出来诊断,这样使诊断更明确不笼统。
29
什么是心动过速的“耐受”现象?耐受现象有益处吗?
许多心动过速尤其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在开始时一般会引起心慌、胸闷、乏力感觉,但到一定时候又会出现“耐受”现象。即感觉不那么难受甚至无感觉了,尤其对儿童和年轻人更易“耐受”。房扑和房颤也同样存在“耐受”现象。“耐受”实际上是心脏和神经对心动过速的适应现象。此时心动过速并没有减慢或停止,其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照样存在。
耐受现象会麻痹患者及家属,会贻误就诊时间。比如许多房颤患者直到偏瘫后到神内科就诊时才发现是房颤形成的小血栓栓塞所致。就是由于患者对房颤发生“耐受反应”,从而思想上疏忽大意,生活上未能节制,治疗上未能及时救治造成的。
30
什么叫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耐受现象在心动过速中普遍存在,在房性心动过速中更明显。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危害性更大。因为小孩的耐受性更强,又不懂得及时、准确描述病情(如许多学龄前小孩在发作心动过速时只会诉说“肚子疼”),家长工作忙,观察的不仔细,如果所接触的首诊大夫专业性又不足,种种原因导致心动过速持续存在,使心脏逐渐扩大,以致出现所谓“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即心脏大如足球,直到出现心力衰竭(心衰)了——即稍活动就气喘、夜间不能平卧了才来就诊。此时心动过速和心脏扩大同时并存,在诊断上又会造成困惑。医院因为同类病例见得少,往往会先诊断“心肌炎后遗症”或“心肌病”。对于是先有心动过速还是先有心肌病的争论,就像鸡和蛋的先后关系一样被多次讨论。经验不足的认为心动过速是在心肌病或心肌炎基础上得的,建议患者做冠脉造影和心脏移植。而目前专业的电生理专家都会首先考虑是长期的心动过速引起的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此时只需做仔细的心内电生理检查就会找到房速的病灶,并用射频消融的方法很轻易就可根治,然后坚持用药,心脏大多能逐渐恢复正常,避免心脏移植。
一17岁男孩因行动时喘憋于外院拍胸片(左图)示“全心扩大”而诊断“心肌炎后遗症,扩张性心肌病”。入院后发现合并“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因此怀疑是“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并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术后3个月复查胸片(右图),心脏大小完全恢复正常。提示根本不是什么“心肌炎后遗症”和“扩张性心肌病”。
阜外心电学苑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ff/3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