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配伍治疗心肌缺血
心脏病中,最危言耸听的诊断,非“心肌缺血”莫属。心肌缺血多发于中老年人,但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年轻人得病的几率也在增大。如果不及时治疗对生命有着严重威胁。因此我们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那么患上心肌缺血到底是什么症状呢?
症状一
在疲劳或精神绷紧的时候,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伴有郁闷不舒感。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己得到缓解。
症状二
患者在有体力活动时发生胸口发闷、心悸、呼吸急促,休息后自己缓解。
症状三
心肌缺血的患者会在剧烈运动的时候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部或者是牙齿和腿等部位出现疼痛症状。
症状四
患者在吃的比较饱、受凉或心脏跳动加速时,会出现胸痛、心悸。
症状五
夜晚睡眠枕头低时,如果有胸闷憋气的感觉,心肌缺血患者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马上做起来或站立方这样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接下来跟大家来聊一聊有关心肌缺血的治疗。让我们一起回顾下思源老师曾在《爱尚健康》第53期节目中为大家分享过利用穴位配伍的方法来治疗心肌缺血,究意是哪几组穴位配伍呢,且听小编慢慢来说。
王氏24组穴穴位配伍治疗心肌缺血
人体经络是个大药库!经常按摩穴位,尽量用人体自身药库中的药,减少对外在药物的依赖。王氏中医认为可按摩心三穴、肝三穴、脾三穴、肺三穴、肾三穴、血三穴这六组穴位缓解治疗心肌缺血。
心三穴
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
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
腕横纹内侧凹陷处。
心三穴穴位示意图
肝三穴
在足背侧,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取穴方法:正坐垂足或仰卧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之间,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外缘处取穴。
足背侧,第1、2脚趾之间。
取穴方法:在足背侧,大拇趾、二趾合缝后方赤白肉分界处凹陷中,稍微靠大拇趾边缘。
乳头直下约一横掌位置。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期门穴位于胸部,乳头直下,与巨阙穴齐平。
肝三穴穴位示意图
脾三穴
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约一横掌的距离。
位于前臂中,腕横纹上2寸。
取穴方法:仰掌,于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
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
取穴方法:坐位屈膝,取犊鼻穴,自犊鼻穴向下量4横指(即3寸),按压有酸胀感。
脾三穴穴位示意图
肺三穴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
胸骨上窝中央。
仰卧位或正座低头,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定大椎穴,旁开0.5寸处。
肺三穴穴位示意图
肾三穴
在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取穴方法:患者俯卧位,先取与髂嵴相平的腰阳关穴,在与腰阳关穴相平左右各旁开3.5寸处取穴。
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取穴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二指宽)处。
在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
取穴方法:患者应采用俯卧的取穴姿势,委中穴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
肾三穴穴位示意图
血三穴
在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在背部,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督脉)左右旁开两指宽处。取穴时,采用俯卧位取穴。
在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患者采用正坐或俯卧的取穴姿势,肝俞穴位于背部脊椎旁,第九胸椎凸骨下,左右旁开1.5寸(或第九胸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取穴方法: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面便是血海穴。
血三穴穴位示意图
治疗心肌缺血小秘方
菊花山楂饮
材料:菊花、生山楂各15~20克
用法:水煎或开水冲浸,每日1剂,代茶饮用。
柠檬玉面粥
柠檬1个,切成片,用蜂蜜3匙渍透,每次5片,加入玉米面粥内服食。每日服2次。
推荐阅读
“眼三穴”眼睛有明亮就靠它!
“肝三穴”脾气温和就靠它
“心三穴”心脏平安就靠它!
“脑三穴”脑内无恙就靠它!
“糖三穴”血糖稳定就靠它
“慌三穴”气定神闲就靠它
“麻三穴”手脚不麻就靠它!
“脾三穴”脾胃安康就靠它!
“腿三穴”腿脚自如就靠它!
“便三穴”排便轻松就靠它!
“咳三穴”化痰止咳就靠它
“鼻三穴”鼻子通畅就靠它
“耳三穴”双耳生聪就靠它!
“尿三穴”排尿畅快就靠它
“骨三穴”生龙活虎就靠它!
“血三穴”血气不足就靠它
“面三穴”头面灵活就靠它
“痛三穴”消疼止痛就靠它
长
按
关
注
第一时间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华人益寿健康管家
守护健康关爱华人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ff/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