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今冬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昨天,国家卫计委发布《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年版)》,并公布一批抗流感病毒推荐药物。这是流感诊疗方案时隔七年的首次更新。
新方案明确,发病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效果最佳,奥司他韦、连花清瘟胶囊等入选推荐药物。
发病48小时内抗病毒治疗最佳新方案明确抗流感病毒治疗时机,即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可减少流感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的重症患者依然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
重症流感高危人群及重症患者,应尽早(发病48小时内)给予抗流感病毒治疗,不必等待病毒检测结果;
如果发病时间超过48小时,症状无改善或呈恶化倾向时也应进行抗流感病毒治疗。
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时间不足48小时,为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也可以抗病毒治疗。
新方案明确药物使用范围对比新旧两版方案,新版方案在抗流感病毒推荐药物方面进一步明确了药物使用范围。
抗流感病毒药物,只推荐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对甲型、乙型流感均有效,包括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帕拉米韦。(:冬季感冒买药时看到这10个字需谨慎!)
旧版方案中曾被推荐的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新方案称该药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但目前监测资料显示甲型流感病毒对其耐药,不建议使用。
在中医轻症辨证治疗方案中,针对“风热犯卫”患者,推荐了疏风解表、清热解毒类的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清开灵颗粒(口服液)、疏风解毒胶囊,以及银翘解毒类、桑菊感冒类等常用中成药。其中儿童可选儿童抗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
针对“热毒袭肺”患者,则推荐了清热解毒、宣肺止咳类药物,如连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莲花清热类制剂等。儿童可选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羚羊角粉冲服。
抗病毒药物供应充足医院在流感高峰期开不到相关抗病毒药品的情况,国家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抗病毒药物的供应保障充足,现已要求全国医疗机构紧急采取临时采购措施,保障抗病毒药物供应。同时该负责人还透露,包括奥司他韦(达菲),扎那米韦吸入粉雾剂,以及重症流感患者使用的、可静脉治疗的帕拉米韦等药物,其生产已全部实现国产化。
专家:未发现流感病毒变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指出,今年冬季我国整体的流感流行水平明显高于往年,是近几年来流感流行最为严重的一次,且仍可能继续流行一段时间。如果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诊。普通感冒一般体温不超过38℃,没有高热,也不觉得肌肉酸痛,可在家休息或对症治疗。
病毒是否发现新变种?
年入冬以来,我国流感活动水平上升较快,很多人感觉今冬流感“来势汹汹”。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就此回应说,今冬流行的优势毒株已有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导致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增多,这是造成今冬疫情高发的原因之一。
一些患者反映,此次流感病程漫长,迟迟不见好转,有民众质疑流感病毒出现了变种。我国流感病毒监测结果显示,今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未发现影响流感病毒传播力、疾病严重性和耐药性的变异。
为何近期儿科就诊进入高峰?
上海市卫计委分析指出,一来是季节变化导致就诊量增多。冬季气候干燥,气温早晚变化较大,又是流感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发的季节。其中,流感就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每年冬春季节好发。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流感进入流行高峰季节,主要病毒流行株为乙型流感病毒,致病力和耐药性等特征未发生变化。上海也已进入流感流行季节,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多发对儿童就诊高峰产生一定影响。(:医院?医生说,宝爸宝妈能做的很多——)
此外,出生人口增加、家长就医习惯等也是造成儿科就诊压力骤增的原因。
流感还将持续多久?
儿科专家指出,今年冬天流感比去年提前流行,预计流感流行从现在起或还将持续一个月。据医院传染科主任曾玫介绍,医院的监测数据显示,在近期因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儿中,流感病毒的检出率已高达50%-70%,以乙型流感为主,而去年同期,流感病毒检出率仅40%左右,以甲型H3N2为主,乙型流感到了年2月份才开始活动,3、4月份处于高发期。通常乙型流感都要到春季才开始流行,而今年乙型流感提前至12月就开始流行,学龄儿童更易感染乙型流感,而且成为社区乙型流感的主要传播源。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和近距离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以飞沫和空气传播为主。每年季节性流感导致全球5%~15%人群感染,幼托儿童在流感季节的流感发病率可高达30%~50%。
虽然流感病毒“来势汹汹”,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指出,总体上,近期全国的流感病毒活动仍处在较高水平,但各地区流行水平和高峰时间会有所差异,预计多数地区随着学校和托幼机构放寒假,季节性高峰将出现回落。
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依据方案,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上海疾控:乙型流感、诺如病毒进入高发期!预防看这里)
东东提醒:
防控流感病毒打疫苗和洗手最有效
疾控专家强调说,当前,流感病毒防控最有效方法是打疫苗和洗手。流感疫苗目前国内为“三联苗”,此疫苗中并不含当下最为流行的乙型BY系。为何不含这一型别?专家说,这主要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但只要注射三联苗,都能对乙型流感起到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流感有2种传播途径,一是通过空气或飞沫传播,为抑制飞沫传播途径,不管是病人还是健康人,都需要配戴口罩;其次,流感还会通过接触传播,“一般人往往在打喷嚏的时候习惯于用手去捂住口鼻,再用手去接触其他物体,握手或接触携带病毒的物体,都极易导致病毒传播,因此洗手也是有效的抑制病毒传播的方式”。(:冬季感冒买药时看到这10个字需谨慎!防控流感这些方法最有效)
流感疫苗接种已非最佳时间
“老烟枪”是易感人群
上海交通大医院主治医师周剑平表示,此轮流感对儿童、青少年、中青年、老年人普遍易感。而患有慢性肺部疾病人群,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支气管扩张等;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如脑梗、帕金森等及糖尿病患者和吸烟人群均为流感罹患高风险人群。
周剑平说,与普通感冒不同在于:流感病毒往往累及全身多个系统,部分患者伴发腹泻、全身肌肉酸痛乃至心肌炎等全身表现。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流感病毒基因多变和宿主多样的生物学特性,不断出现新的变异毒株,人体普遍缺乏天然抗体,因此可在人群中广泛传播,造成反复感染和发病。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不少家长都会给孩子接种疫苗来预防流感。最近身边得流感的人那么多,不少家长纷纷发问,现在给孩子接种疫苗还管用吗?对此,周剑平认为,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6-8月后抗体滴度开始衰减。疫苗接种后产生抗体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现在已非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间。
今年流感以“乙型流感”为主,成人患者起病急,但重症病例人数略有减少。医生提醒,感冒病情应以“三日”为限,一般情况稳定,在充足的睡眠、休息、饮水或常规感冒药物应用3天后,病情仍无好转或出现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此外,如患者出现明显活动耐力下降,即活动后出现明显胸闷、气急,甚至呼吸困难的,应警惕重症肺炎的发生,务必及时就医,完善胸部X-RAY或CT检查。
目前尚未感染流感或在感冒恢复期患者也注意防护,不要过于疲劳,谨防新一轮的感冒发生。值得注意的是,“老烟枪们”要小心!长期吸烟者是流感高发人群,不仅基础心肺功能储备较差,且因长期吸烟导致呼吸道粘膜屏障保护功能受损,成为流感高风险人群。
流感高发季,口罩戴起来目前正处于流感高发期,医院、公交、地铁、火车站等公共场所,戴口罩的人并不多,交叉感染的风险很高!
专家表示,在流感高发季,除接种流感疫苗外,降低被感染风险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戴口罩。
从事服务行业的人群,包括医务人员、餐馆服务员、公交车或出租车司机、商场或娱乐场所的工作人员等,都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建议戴口罩,及时洗手,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等遮掩口鼻,避免飞沫传播。身处这些公共场所,人们应该佩戴口罩,降低被病毒感染的风险。
戴口罩其实也很讲究
有些人觉得戴口罩不好呼吸,戴几分钟,就要“透透气”。专家表示,这样和不戴效果差不多。口罩摘下后,也应该保存好,否则内层沾染病原体,再次使用时容易污染鼻腔及口腔。
处于流感散发流行季节时,在机场、地铁、火车站、电影院、商场等相对密闭的公共环境中,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应主动佩戴口罩减少病毒向周围扩散。
在流感流行季节,健康人在进入人口密度集中区域应佩戴口罩,防止他人打喷嚏、咳嗽排出的病毒,避免受污染的手接触自己的口鼻引起疾病传播。
如何选口罩?
目前市面上常可以买到的口罩类型包括棉布口罩、医用外科口罩、N95口罩。
一般棉布口罩:基本不具备预防传染病的作用,但有一定的防尘保暖效果。
医用外科口罩:透气性好、阻尘、阻水、质轻,可避免喷溅的液体与喷雾接触到口腔和鼻腔,是最常用的一类防护口罩。
N95口罩:包合面部最紧密理想,可有效阻止病原体和空气中的致病颗粒进入呼吸道和鼻腔,防病效果、防雾霾效果均优于医用外科口罩;
缺点是佩戴时透气性差,呼吸阻力较大,不建议孕妇或患慢性呼吸道、心血管疾病患者佩戴,也不适合长时间佩戴。
来源:东方网综合自新华社、北京日报、央视新闻等
部分文字作者:刘轶琳
编辑:ivy
审稿:张海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ff/1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