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是小小感冒,结果却在死亡边缘走了一遭。眼看快到年年底了,感冒了很长时间却一直不见好转的苏女士,终于决定医院就诊。结果入院后不足24小时,就因为心肌炎爆发导致心脏骤停。经过紧急抢救,苏女士最终转危为安,但她心有余悸之余也很困惑,不就是个感冒吗怎么变成心肌炎了?再说,我年纪轻轻的的怎么会得心肌炎呢?
心肌炎死亡率高
爆发性心肌炎的危害很大,严重的会出现心衰、心律失常,甚至导致心源性休克,更严重的会猝死。
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王佐岩介绍,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其早期症状不典型,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是病情恶化快,早期即可出现急性重度心衰,且常出现心源性休克,如未得到诊断和治疗,死亡率高达75%以上。但是如果能够被迅速发现,并且进行有效的治疗,超过90%的爆发性心肌炎患者会完全康复,或只留有轻微的后遗症。
“最近流感病患增多,因感冒引起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也不少见,前不久,医院的专家就抢救了一位爆发性心肌炎患者。”王佐岩解释说,这种疾病极为凶险迅速,变化莫测,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判断和救治,患者就可能命悬一线。
少年儿童、青壮年易“中招”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觉得感冒无所谓,还以工作繁忙、学业紧张、身体强壮等为由,即使症状严重也硬撑。有的甚至还在患病期间打球、跑步,试图通过所谓的“运动疗法”出一身汗来战胜感冒。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肺等系统的负担,这给“夺命小感冒”留下了可乘之机。
其实,爆发性心肌炎可在各年龄段发病,但少年儿童及青壮年是好发人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王佐岩解释说,病毒性感染是大多数心肌炎病例的原因,其中柯萨奇病毒和腺病毒是最常见的引起心肌炎的病毒。直接的或病毒介导的心肌细胞功能障碍和免疫介导的组织损伤,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最终引起心肌炎症、坏死和心室功能障碍的发生。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爆发性心肌炎发病前的2-4周可以有流感样症状(如发烧、关节痛和周身不适)。体格检查时可表现为明显的心源性休克,伴有心动过速、低血压、四肢发冷和湿冷、有时还有呼吸衰竭。爆发性心肌炎时,病毒感染心肌后不易被局限,而致广泛性损害,起病急,进展快,若抢救不及时恰当,可致泵衰竭而猝死。
治疗心肌炎有了新方法
“心肌活检是急性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因为病灶本身的特点,导致其缺乏敏感性,且为有创检查。”王佐岩表示,目前诊断爆发性心肌炎的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肌钙蛋白、血肌酸激酶。以往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评估左心室的舒缩功能。近年来,新的超声心动图技术还可检测到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时心肌间隙水肿所致的室壁增厚,有助于在细节上发现爆发性心肌炎的改变。另外心脏磁共振能技术分析心肌炎症、水肿和坏死,从而更好的描述组织特点,检测心脏局部和整体炎症。
因为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病情急重,常常并发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如严重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故常需要机械性心肺辅助装置支持治疗。目前研究发现,对于大多数爆发性心肌炎患者而言,短期应用经皮心肺支持系统(percutaneouscardiopulmonarysupportsystem,PCPS)、心室辅助装置以及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embraneoxygenation,ECMO),也许会对最终康复有重要益处。另外如果患者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则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置入起搏器、埋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高效的血管活性药物以及免疫调节治疗对于爆发性心肌炎的治疗也至关重要,近年来血浆置换、抗细胞因子、T细胞受体疫苗等方法也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最后,再三提醒大家:爆发性心肌炎刚开始只是一般的感冒症状,例如咳嗽、流鼻涕,或是恶心、呕吐等肠胃道症状,但病毒一旦侵犯到心脏,就会影响心脏收缩、跳动的功能,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值此感冒高发之际,如果您感冒后出现脸色苍白、冒冷汗、手脚湿冷、胸痛、头晕、昏倒等症状,代表心脏输出功能变差,医院诊治。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yzlxjy/1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