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心肌炎的早期治疗 >> 正文 >> 正文

心肌酶增高未必就是心肌炎上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21-4-3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夏季到来,随着温度上升,疱诊性咽峡炎的患儿明显增多,门诊医生在检查感染指标的同时会检查心肌酶,心肌酶升高提示心肌损害,而很多患儿也会因此被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但真的是这样吗?

目前认为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致病病原体为柯萨奇病毒A组(CA),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致病原为柯萨奇病毒(A、B组)、腺病毒等。牛伟红、杨丽萍等[1]对疱疹性咽峡炎住院治疗患者例进行调查,心肌酶检查异常率85.33%(/),其中CK-MB异常者67例占52.34%,说明临床上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多数会出现心肌酶改变,但心肌酶改变只能说明心肌损伤,并不是心肌炎明确诊断的金标准。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炎是由各种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和邻近的心肌细胞坏死或变性,导致心功能障碍和其他系统损害的疾病。而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除少数爆发性心肌炎为病毒对心肌细胞的直接广泛破坏,大部分病毒性心肌炎均为病毒血症致机体免疫系统活化致病,因此发生心肌炎是遗传和免疫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心肌炎发病率相较肺炎、胃肠炎相比并不高,美国Texas医院自年~年14年间诊断为心肌炎的患者仅33例,同期匹茨堡医院为12例,蒙莎娜医学中心仅6例。我医院儿科1~15岁患儿确诊心肌炎每年不超过2例[2],所以「心肌炎」的诊断结论不能过于轻率给出。

诊断标准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到底是什么,目前国内心肌炎的诊断标准均是以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年制定的标准为依据[3],分为以下几项:

1.临床诊断依据

(1)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或心脑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意识不清,烦躁或嗜睡,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或青紫,皮肤花纹,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血压可下降,心音弱,节律快,可有奔马律)。

(2)心脏扩大(胸部正位片心胸比或心脏超声)。

(3)心电图改变(I、II、aVF、V5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T段改变持续4天以上,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或右束支传导阻滞,早搏成对或联律,非房室结或房室结返引起的心动过速,低电压及异常Q波)。如图1:图1为一个重症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以呕吐、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就诊,入院4小时后查心电图即出现以上改变

(4)CK-MB升高(CK-MB的正常范围一般为0~25U/L之间,如出现心肌损伤一般在3~8小时增高,9~30小时达高峰,48~72小时恢复正常水平)或心肌肌钙蛋白阳性。

本文来源于:丁香园,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本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qzl/6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