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怎么治疗心肌炎 >> 正文 >> 正文

注意手足口病和免疫力有关系预防小儿手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21-12-1

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可以发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最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71型,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部分患者症状轻微,主要有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的症状。

但是也有少数的患者会有严重的症状,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还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甚至会导致死亡。不过手足口病它是可防可控的,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就来简单一起了解一下,怎样做好小儿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保护儿童身体健康。

手足口病和免疫状况有一定的联系

经过多年对手足口病的研究,一些专家认为手足口病与儿童机体免疫状况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因为低年龄段儿童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机体缺乏保护性抗体。有研究证实婴幼儿体内缺乏保护性抗体可能是低年龄儿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作为肠道病毒感染,体液免疫系统的免疫监视与免疫防御作用是机体抵抗手足口病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

预防手足口病要注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研究表明手足口病患儿的体液免疫存在异常,可以服用脾氨肽来调节免疫功能,比如脾氨肽口服溶液等。脾氨肽口服溶液是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或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它可以促进机体免疫平衡,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对组织中病毒的复制发挥抑制作用,从而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常作为一种被动免疫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预防手足口的日常措施有哪些?

(1)平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要洗手,换尿布等要注意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换洗贴身衣物,勤晒被褥。

(5)平时生活饮食上可以给孩子适当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牛奶,鱼虾等,可以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另外可以补充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等,要注意营养的全面均衡。

(6)日常可以多晒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提高免疫力。

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它是可防可控的,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就可以将手足口病的危害降到最低。

手足口病症状

1、一般症状表现

(1)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痛等前驱症。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手、足出现斑丘疹、疱疹,初起为斑丘疹,后转变为疱疹,圆形或椭圆形,约3-7mm如米粒大小,较水痘皮疹为小,质地较硬,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皮疹消退后不留瘢痕或色素沉着,如有继发感染常使皮肤损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门附近,偶尔看到在躯干和四肢出现疱疹,数天后干涸、消退,皮疹无瘙痒,无疼痛感。

(3)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水疱,伴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

(4)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全病程约5-10天,多数可自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

2、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炎、脑脊髓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等。

(1)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可闻及痰鸣音或湿罗音。

(2)神经系统表现为:精神差、嗜睡、头痛、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或瘫痪;查体可见脑膜刺激症、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频繁抽搐、昏迷、脑水肿、脑疝。

(3)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减弱甚至消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血压升高或下降。

手足口病常见治疗方法

每年4~7月是手足口病高发季节,“气温回升+雨水充沛”的天气,为手足口病毒的繁殖创造了“完美”的条件。

父母们对手足口病常常比较恐惧。其实,大多数手足口病患者的症状都比较轻微,可在一周左右自愈,因此家长不需要太过于担心。

一、手足口病到底是“何方怪物”?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高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以3岁以下幼儿更为多见。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口)、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以及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就是说,如果孩子用手接触过被手足口病病毒污染的食物、玩具,那么就可能在吃手指时感染到这种疾病。如果孩子密切接触了手足口病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也可能导致感染。

二、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手足口病大多为轻症患者,主要表现为:

1、发热:大多为38.5℃以下的中低烧;

2、典型的手足口病皮疹:皮疹主要出现在手心、足心和肛周,躯干部位很少见;

3、口腔黏膜的疱疹或溃疡,进而导致患儿咽喉疼痛、哭闹、不愿吃东西或喝奶;

4、可能还会伴随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

轻症患者一般在一周左右可痊愈。皮疹消退后不会留下瘢痕或色素沉着。

很少数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脑膜炎、脑炎、肺水肿等严重病情,主要表现为高热、精神萎靡、频繁呕吐、肢体震颤或无力、呼吸浅促或困难、面色灰白等。

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三、当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该如何应对?

目前没有应对手足口病的特效药。家长能做的,就是通过一些家庭护理的方式来减轻孩子的不适。

1、饮食方面

尽量给孩子提供口味清淡不刺激,容易咀嚼吞咽的食物;

也可以给孩子喝一点冰水来缓解口腔疼痛和补充水分。

2、注意卫生

孩子进食后,要及时漱口,以免食物残渣刺激口腔;

帮助或引导孩子洗手,特别在饭前、便后、玩耍后这几个时间点;

给孩子的餐具、玩具清洁消毒。

3、退烧用药

当孩子发热时,注意适当减少衣被,促进体表散热;

体温超过38.5℃,或因发热导致精神状态较差时,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来减轻不适。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可预防的,具体方法为——

1、接种疫苗。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国家推行的手足口病疫苗,指(EV71型)疫苗,仅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所以,即使孩子接种了手足口病疫苗,日常防护仍然要重视。

2、勤洗手,保持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

3、不要让宝宝接触患手足口病的病人,避免被传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群集中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mzlxjy/71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