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标记物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临床常用心肌标记物众多,各标记物的临床意义是什么?又有哪些优势和劣势?本周「心内检验」给大家梳理一下~
心肌标记物的分类
目前临床常用的心肌标记物主要分为3大类:
1.代表心肌组织损伤或坏死的标记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等;
2.代表心功能受损、心衰或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标记物:BNP等;
3.代表心肌组织或血管炎症反应的标记物:C反应蛋白等。
心肌损伤标记物
肌红蛋白优点:1.最早升高;2.阴性有助于除外AMl;3.可助于再次心梗和心肌梗塞扩展的判断;4.有助于溶栓成功的判断(酶峰前移)。缺点:1.与骨骼肌有交叉,特异性差;2.受肾功影响,肾功能不全影响其代谢清除。CK-MB早期通过酶活性检测:单位U/L,干扰因素多,准确度差;现在通过直接测量质量:单位ug/L,敏感度和准确度明显提高,检测时间最短仅用7min。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主要分型如下:LDH1、2:主要存在于心肌,肾,红细胞(心血管科临床检测以此型为主);LDH3:主要存在于肺,脾,胰,甲状腺,肾上腺,淋巴结;LDH4、5:主要存在于骨骼肌,肝;LDHX:主要存在于睾丸,精子。肌钙蛋白(cTn)cTnT和cTnIcTnT和cTnI在检测心肌损伤时的临床价值相同。因cTnT只有一家厂商生产,其结果具有可比性,因此临床研究和应用评价规模多比较大,文章较多;cTnI因多家厂商生产,标准化问题尚未得以解决,各测定系统间的测定结果难以相互比较,因而临床研究和应用评价规模相对较小。超敏肌钙蛋白(Hs-cTn)hs-cTn在心肌损伤后1~3小时可检测到有临床意义的增高。临床应用
若患者胸痛症状典型,心电图有改变,无需等待hs-cTn结果即可按照AMI处置;
若患者胸痛症状典型,但心电图改变不典型或无改变,需根据hs-cTn结果判断患者是否为AMI:
1.患者hs-cTn明显升高(通常高于正常值2倍以上),高度怀疑AMI;
2.患者hs-cTn升高不明显,需3小时后复测:hs-cTn稳定或变化20%,可排除AMI;升高和(或)降低≥20%,高度怀疑AMI;
3.患者hs-cTn不升高,需明确胸痛症状发作时间:
若≥6小时,基本可排除AMI;
若6小时,需3小时后复测hs-cTn:稳定或变化50%,可排除;升高和(或)降低≥50%,高度怀疑。
cTn在ACS中的临床意义1.确定诊断:尤其在胸痛鉴别诊断中尤为有用;2.危险分层: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确定提供依据(尤其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评估预后:升高的程度,速度和持续时间直接影响预后;4.指导治疗:为判断治疗效果提供有限的依据。此外,cTn还可用于心肌损伤量的评估;心肌炎的诊断;心肌创伤的诊断(手术或外伤);围手术期的心脏并发症;严重脓毒血症或由此导致的心衰;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药物或毒物引起的心肌损伤等。除ACS外,需注意鉴别其他可引起肌钙蛋白升高的疾病或情况:快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严重疾病(如:休克、脓毒症、烧伤)心肌炎;Takotsubo心肌病;结构性心脏病(例如,主动脉狭窄);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肺动脉高压;肾功能不全及相关心脏病;冠状动脉痉挛;急性神经系统事件(例如,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心脏挫伤或心脏手术(例如,CABG、PCI、消融、起搏、心脏复律或心内膜活检);甲状腺功能减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浸润性疾病(例如,淀粉样变性、血色素沉着症、结节病、硬皮病);心脏毒性药物或毒物(例如,多柔比星、5-FU、曲妥珠球单抗、蛇毒);持续的过度用力;横纹肌溶解症。(滑动查看)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该标记物在AMI检测中的灵敏度是93%,但因特异性偏低,约43%,所以一直未被临床广泛应用。hFABP在症状发作后20分钟即可被检测到。最大浓度在胸痛发作后3~5小时出现,在20小时内恢复正常基线值。因hFABP在心脏和骨骼肌中不同程度地表达,现主张用肌红蛋白/hFABP比值来区别心脏和骨骼肌特异性损害:比值为5被认为具有心脏特异性而比值在21~70之间表明更倾向于骨骼肌损害。心功能受损标记物
利钠肽现主要发现3个亚型:ANP、BNP、CNP。因ANP半衰期短,临床检测困难,所以少用,相比较NT-proBNP更便于临床应用。利钠肽的主要生理功能1.肾脏:增加肾小管滤过,抑制钠重吸收→排钠利尿;2.血管:舒张平滑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抗血管组织增生和纤维化;3.内分泌系统:抑制RAS系统活性,抑制内皮素及血管加压素活性;4.神经系统:抑制中枢和外周的交感神经活性;5.心脏:抗心肌细胞脂肪分解和抑制心肌细胞肥大,抑制成纤维细胞DNA合成和细胞增殖;6.其他作用:参与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调节,保护内皮功能等。利钠肽的临床意义1.急性心肌损伤预后评价:预测心功能和死亡率;2.心肌损伤量的参考指标之一;3.心衰诊断:不论HFrEF,HFmEF还是HFpEF,诊断的前提是利钠肽升高;4.心衰预后评价:复发率和死亡率;5.ACS的风险分级;6.治疗效果检测:浓度变化与治疗效果相关。影响利钠肽结果的因素1.温度:室温下4小时内稳定;2.年龄:有研究认为60岁以上人群的「正常值」可设为年龄+正常值;3.肾功能:与eGFR呈负相关;4.药物:激素,甲状腺素,ARB,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等;5.生理周期:妊娠,月经。心肌和血管炎症标记物
C反应蛋白(CRP)CRP的主要功能可以激活补体,增加分子间粘度,增加吞噬细胞对LDL的吞噬,刺激NO的生成,影响纤溶系统等。CRP的临床意义ACS的发生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在心肌损伤后几小时就可出现CRP升高,并且其「窗口期」短,有利于早期ACS的诊断。相比于CR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可以更早地发现炎症反应。小贴士本文整理自中国医院刘潮中教授长城会上发言排版ly投稿
wangliya1
dxy.cn题图来源站酷海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mzlxjy/6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