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咳
小编又要来报天气啦
我的天
一会十几度,一会又零下
这忽冷忽热的
天气多变
最近中招流感的人非常多
特别是15岁以下的儿童
这不
医院的儿科门诊和急诊
已经人满为患啦
那么,
如何有效地躲避流感这一威胁呢?
下面这些问题一定要注意!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是一回事!
普通感冒,是一种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的上呼吸道炎症,主要影响鼻子、喉咙、鼻窦,也可能影响声带。从接触病毒到产生症状和体征(潜伏期)至少2天。可以引起打喷嚏、鼻塞和流涕、嗓子痛、咳嗽、低热、头痛和乏力。自然病程7~10天。某些症状可能延续3周。偶尔会引起肺炎等并发症。
流感,特指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的工作人员介绍,近期影响我市的流感病毒已由11月份占主流的甲3型病毒转为以乙型病毒为主,这两种病毒都属于常规的季节性流感病毒,没有发现变异,疫苗对其有明显的作用,因此不必过分担心。
得了流感会有哪些症状?
一般患者会突然发烧,体温可达39~40°C,伴头痛、肌肉和关节酸痛等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眼结膜轻度充血等(说白了就是“发烧了、好难受、不想动、不想说话、不想上班”)。婴幼儿常有呕吐、腹泻等症状。
少数患者并发肺炎、肌肉炎、心肌炎、心包膜炎、神经系统损害等并发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婴幼儿是此类重症病例的危险人群。
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接种流感疫苗目前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部分地区纳入了医保报销范围。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全病毒疫苗、裂解病毒疫苗、亚单位疫苗等3种,均为灭活疫苗,用于预防疫苗针对性流感病毒毒株引起的甲、乙型流行性感冒。
小贴士
接种对象:6月龄及以上易感者。
接种建议:不同厂家、不同规格流感疫苗的适用接种对象、年龄范围、剂量不同。接种时应仔细阅读疫苗说明书。
建议6月龄及以上易感者及易发生相关并发症的人群接种。
重点推荐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体弱者、老年人、医务人员、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人口密集场所感染流感风险较高者接种。
建议孕妇选择适合的流感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注意事项
对鸡蛋或疫苗中任一成分过敏者不宜接种;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上次接种流感疫苗后6周内出现格林巴利综合征者,不作为禁忌症,但应特别注意。
为什么流感疫苗每年都要打!!!
因为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疫苗的成分会根据它的变异而更改;另外,流感疫苗接种6~8个月后保护性抗体水平会降低。
接种流感疫苗会不会有不良反应?
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是安全的,但注射部位一过性局部反应较常见(接种部位红晕、肿胀、硬结、疼痛、烧灼感等);幼儿可能会出现轻微发热、全身不适等,但程度一般较轻,极少出现严重状况。
控制传播源流感传播方式包括呼吸道直接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传播
病毒通过患者咳嗽或者喷嚏溅出的飞沫传给他人。
患者应戴口罩,防止飞沫四溅,生病时期不到集体场所。
健康人群尽量少去人口密集场所,带上口罩防止吸入患者的飞沫。
间接接触传播
患者手部被飞沫污染后接触他人或物体间接传播。
健康人群接触被患者飞沫污染的物体后,再接触口鼻导致间接传染。
防止接触传播,请多用肥皂或洗手液流水洗手,不洁的手勿接触口鼻眼。
即使是冬季,也要坚持室内每天对流通风2次,每次15分钟以上。
得了流感或感冒,家长如何护理?
小儿发生流感或感冒时,最好先去门诊评估一下,对于轻症的,一般只需在门诊随诊治疗,家长应遵医嘱做好家庭护理。
护理要点如下:
1、注意休息。让孩子充分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病儿年龄越小,越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2、调理饮食。孩子感冒后食欲多减退,应根据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别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鼓励孩子多饮水,防止脱水。
3、注意起居环境。居室安静,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禁止家长在室内吸烟,温度宜恒定。适当加增加室内湿度,相对温度控制在40%-60%为宜。
4、不滥用抗菌素。感冒初期多为病毒感染,抗菌素非但无效,使用不当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一般在感冒头两三天可不用抗菌素。但当感冒症持续3天仍无好转迹象,或化验血象有继发细菌感染的依据时,应遵医嘱酌情使用抗菌素。
5、发热的护理。对耳温在39℃以上者,可给予百服咛、美林等退热药。物理降温的效果虽然有争议,但温水擦浴仍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办法之一。为加快皮肤散热,不应盖太厚的棉被或穿过多衣服。
6、6个月~3岁的小儿感冒发热时应警惕高热惊厥的发生。有过高热惊厥史儿童,最好在发热头2天给予预防惊厥的药物。
7、其它对症措施。鼻塞者可酌情使用小儿专用的0.5%呋麻滴鼻剂,一般每侧鼻孔只需一滴就可达到效果;咳嗽频繁者可酌情服用小儿专用的止咳糖浆;有痰者应先给予祛痰药物。
8、仔细观察症状体征变化。若发现下列情况提示可能发生并发症,医院复诊,请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长时间拒吃或喝任何食物或饮料,或有频繁呕吐者;
?有行为改变,包括烦躁或嗜睡(反应性降低),这时需要立即就医;
?诉有头痛,伴有呕吐,而且是喷射状呕吐;
?呼吸困难、很费力,或呼吸急促,需要立即就医;
?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肢体松软无力、肢端厥冷、皮肤出现花纹;
?持续发热38.4oC以上超过72小时;
?眼睛变红或流出黄色液体;
?鼻塞不能改善或变得严重了,超过2周未愈;
?有耳朵感染的症状或体征(疼痛、拉耳朵、哭闹)。
(综合江苏疾控、淮海晚报、华医网等)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mzlxjy/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