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市民王先生的在上小学的儿子患上流感,头疼,全身酸疼,连续几天发烧逼近39℃。孩子不能上学,只能在家隔离。
据广东省疾控中心监测发现,我省秋冬季流感流行的病毒亚型从3-8月的A(H3N2)亚型转换至当前的B(Yamagata)型。疾控专家解释,B型流感病毒容易引起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
与普通感冒相比,流感的局部症状如流涕、咳嗽等往往较轻,但是它的全身症状往往很严重,多呈持续性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持续时间也更长,更容易发生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流感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流感病毒很容易扩散,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
流感病毒典型的传播途径是经飞沫吸入,或通过触摸被病毒污染过的手、物体表面传播。病毒可以长时间在环境中生存(鼻病毒超过18小时)。
因此为了预防病毒传播,应该在咳嗽或喷嚏时掩住口鼻,并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
接种疫苗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但必须在流行季到来之前提前接种,保护期仅一年,所以需要每年都去接种。
孩子患流感后会出现哪些症状?
季节性流感的典型症状突发高热(一般在38.3℃以上)、畏寒、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呼吸道症状有喉咙痛、干咳和流鼻涕。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小婴儿的症状往往不典型。
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方文表示,大多数人的流感症状在3-7天后会好转,但当流感出现并发症就会很麻烦,比如喉炎、急性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脑炎等。重症流感的病情险恶,常发生肺炎,并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所以提醒家长们,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持续不退,特别高烧39度以上,伴精神差、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腹泻腹痛等并发症的患儿,医院就诊。
孩子患流感了,家长该怎么做?
方文医师提醒,孩子患流感时,最好先去门诊评估一下,对于轻症的,一般只需在门诊随诊治疗,家长应遵医嘱做好家庭护理。
1、注意休息。让孩子充分休息,以减少体力消耗,病儿年龄越小,越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2、调理饮食。孩子感冒后食欲多减退,应根据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别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喂奶的孩子可暂时减少次数,不要强行喂奶,以免发生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由于发热、出汗多、吐泻等原因引起体液损耗大,应鼓励孩子多饮水,防止脱水。1岁以上儿童可给予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果汁。
3、营造舒适的起居环境。居室安静,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禁止家长在室内吸烟,温度宜恒定。适当加增加室内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0%-60%为宜。
4、发热的护理。对耳温在39℃以上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药。为加快皮肤散热,不应盖太厚的棉被或穿过多衣服。体温未超过38.5℃时,可不用或停用降温措施。
5、警惕惊厥的发生。6个月~3岁的儿童感冒发热时应警惕热性惊厥的发生,如在家中发生惊厥,应及时松解患儿衣领,保持侧卧位,清理口腔异物,防止误吸,勿强行打开口腔,勿在惊厥发作时强行喂服药物及液体,也不要摇动或不停的呼叫患儿。
方文医师告诉家长们,若发现下列情况提示可能发生并发症,医院复诊,请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长时间拒吃或喝任何食物或饮料,或有频繁呕吐者;
有行为改变,包括烦躁或嗜睡(反应性降低),这时需要立即就医;
诉有头痛,伴有呕吐,而且是喷射状呕吐;
呼吸困难、很费力,或呼吸急促,需要立即就医;
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表情淡漠、肢体松软无力、肢端厥冷、皮肤出现花纹;
持续发热38.4oC以上超过72小时;
眼睛变红或出现黄色分泌物;
鼻塞不能改善或变得严重了,超过2周未愈;
有耳朵感染的症状或体征(疼痛、拉耳朵、哭闹)。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mzlxjy/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