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秋,气温骤降,早晚温差大,各种病毒也进入高水平活动期。由于病毒潜伏期长,传播快,加上幼儿处于相对集中的环境中,接触面广抵抗力较弱,是传染病的多发年龄。为了切实保护幼儿身体健康,现需家长朋友的配合,共同预防疾病的发生,请注意以下几类传染病的发生:
01
流行性感冒
(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
(二)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
(三)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02
疱疹性咽峡炎
(一)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
(二)口腔疱疹: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数十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三)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都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但疱疹性咽颊炎相对病情程度较轻。
03
手足口病
(一)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潜伏期一般为2-7天。
(二)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肺水肿和心肌炎等并发症。
(三)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染源和飞沫。
04
诺如病毒
(一)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感染后的潜伏期比较短,多在24-48小时内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幼儿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道疾病属于自限性疾病,病程12-60小时。
(二)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要抗菌素,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
05
水痘
(一)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
(二)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的卵园形的小水疱,24小时后水疱变浑浊,易破溃,然后从中心干缩,迅速结痂。
(三)临床上往往丘疹、水疱疹、结痂同时存在,呈向心性分布,即先躯干,继头面、四肢,而手足较少,且瘙痒感重。接受正规治疗后,如果没有并发感染,一般7-10天可治愈。
(四)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人普遍易感,儿童多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飞沫传染和接触了被水痘病毒污染的食具、玩具、被褥及毛巾等的接触传染。
(五)由于本病传染性强,患者必须早期隔离,直到全部皮疹干燥结痂,隔离期满为止。
06
流行性腮腺炎
(一)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二)该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同时可伴有发热、畏寒、咽痛、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
(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多见。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
(一)接种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主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有效手段。
(二)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居室、教室、电脑房等。
(三)传染病流行季节不到人口密集、空气污浊的公共场所去,如商场、游乐场等。
(四)勤洗手,洗手时要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五)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家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六)注意不要过度疲劳,以免抗病力下降,培养运动健身兴趣,加强体能锻炼,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七)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豆、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八)发热或有其它不适请及时就医,患病时居家休息,家长应告知班上老师病情动态变化。
(九)避免和传染病病人接触,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去。
(十)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消毒剂喷洒、擦拭。
秋季传染病种类繁多,只要我们积极预防、正确对待,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将传染病拒之门外,避免扩散暴发。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jzlxjy/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