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天气渐渐转暖,不少传染性疾病也活跃起来了。家长们在春季要特别注意防范手足口病哦!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手足口病初期症状与感冒非常像。但手足口病最大的特点是,宝宝还会出疹子,而感冒并不会。
它引起的疹子是一种透明的水疱,主要集中在手、脚、口腔和肛门周围,疹子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严重的患儿甚至会发生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严重的病例进展很快导致死亡。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是两种分型的的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前者引起的症状轻,后者重。
9日,记者从临沂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根据我市手足口病监测数据,每年4-7月是我市手足口病流行高发期,主要高发人群为5岁以下婴幼儿,其中以1岁—3岁的幼儿数量占比最多,而且每年都会有重症病例出现。就此,市疾控中心提醒各位适龄儿童家长,要增强手足口病防范意识。
目前,我市已有针对手足口病的注射疫苗,但这个疫苗只针对EV71型病毒型别,它是造成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除了这种病毒型别,导致手足口病的还有其他20多种病毒,这种疫苗对此无能为力。
病症及表现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每年我市也有少数重症病例,主要表现为累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手足口病虽然属于常见传染病,但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孩子,特别是3岁以下的孩子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及出冷汗的情况,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立即送医救治。”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科相关工作人员提醒。
病毒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病毒属于肠道病毒,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中,接触到感染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和疱疹液均可能引起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与感染者的近距离接触(可以通过他们咳嗽、打喷嚏排出的飞沫而引起感染);儿童接触到被病毒污染的毛巾、手绢、牙具、玩具、餐具等生活用品。
预防及应对
看护人员勤洗手,用肥皂给儿童洗手;尿布及时清洗、曝晒或消毒;常通风,勤晒衣被;充分清洗、消毒儿童使用餐具;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患病儿童;流行期每天晨起要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无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提醒,如果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的典型病症,除了要及时就医,还要做到:生病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奶嘴、奶瓶、餐具、毛巾等物品用50度以上的热水浸泡30分钟或者煮沸3分钟;玩具、桌椅、衣物和便盆等使用含氯的消毒剂(84消毒液或漂白粉)按使用说明每天清洗。看护人接触孩子前、替换尿布后或处理孩子粪便后都要洗手;要勤开窗通风;要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如果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得病,还应及早告诉老师,并不要着急让孩子去幼儿园,要在全部症状消失一周后再去,防止传染其他孩子。
来源临沂信息港
扩散给更多人知道吧!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qzl/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