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心肌炎的早期治疗 >> 正文 >> 正文

疫情让我才明白提升自身免疫力,才是最好的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21-12-31

什么是免疫力

每个人的身体中都有一支由免疫细胞构建的卫士军团,它们分工有序,有着精密的作战机制,存活在身体各系统严阵以待。当身体受到外来侵害,如病毒感染、菌群围击,它们就会开始奋力抵抗,昼夜不息地守卫着我们的机体,而这支卫士军团又分为两大军种:

1:固有免疫系统

所谓固有免疫就是所有的动物天生就有的这样一套免疫系统,这套系统已经进化了大概5亿年了。所以我们今天每个人身上带着这套固有免疫系统,已经经过了漫长时间的历练。这套系统主要的大将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巨噬细胞、NK细胞、中性粒细胞等白细胞。

其实,对于我们机体一般程度的感染,固有免疫系统这些战士们联合作战,基本就可以结束战斗了。

但是有的时候如果入侵的规模大,“敌人”的战斗能力和繁殖能力太强了,固有免疫系统就打不过了,这时候他们会赶紧通知我们人体另一个免疫军团,就是特异性免疫系统。

:特异性免疫系统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或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在后天经过感染、疫苗、注射α干扰素等等各种“历练”后获得的抗感染的能力。

简单理解,就像警察系统队伍内某一支担负某些特殊功能的小分队,当受到外来侵害时,肩负重要作用的抗体就会出来辨认敌友身份。

我们的免疫系统就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叠加。前者是基础防线,而后者则是特异且具有记忆的。两个系统相互协作,相互补充为机体提供有效的免疫防护。

抵抗病毒,终究还要依靠免疫力!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而言,机体真正将病毒清除干净,依靠的是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杀灭,通俗地称之为“免疫力”。

实际我们得病,是病毒和人体免疫力做博弈的斗争结果。往往病毒胜了就得病了,所以把抵抗力提高了,往往就不容易感染,即使感染了也是轻的。

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

抗病毒药物只能暂时控制病毒,最终需要免疫力慢慢去恢复。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

人类每天都需要呼吸、进食及与人进行接触,周遭环境却充斥着数以百万的危险生物。尽管看不见也摸不着,这些微生物却能对健康造成莫大的危害!还好并非毫无设防,这都要归功于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在人体需要时产生保护作用。

人体的免疫系统相当复杂,能提供人体不同层次的防御能力;然而,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因素造成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如营养不均衡、压力、污染和疲劳等,都是免疫系统的杀手。

有人说,人类的生存的历史就是与病毒抗争的历史,一点都不为过。来自门诊的数据统计,至少60%的疾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呼吸道疾病及消化道疾病在疾病初期90%以上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性感冒、流感、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病毒性肠炎腹泻、肠系膜淋巴结炎、病毒性心肌炎,病毒性脑炎等)。

那么这些疾病得上身,是先抗病毒呢?还是先提高免疫力呢?

抗病毒和提高免疫能力,同时进行才是王道!对于已经有疾病的人首先需要的是针对性的去治疗,这个时候只是单一来提高免疫力会延误病情,对于基层门诊并不安全。

人类的免疫力很复杂,也不是一补了之,得了疾病,也不只是单纯的提高免疫力就行,特别是病毒性疾病,只有抗病毒和提高免疫能力同时进行才是王道。

在去年新冠疫情期间,使用注射α干扰素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qzl/7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