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临床常用的药物疗法
及时、正确地治疗疾病是奶牛保健措施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治疗方法很多,奶牛生产中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现将其用法、残留及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常用药物治疗方法
1.1糖钙方法糖钙疗法是指将葡萄糖、钙制剂同时用于牛体.治疗和预防奶牛疾病的方法
1.1.1葡萄糖的作用
①供给能量、补充血糖。葡萄糖是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在体内氧化代谢中放出能量.以供机体各种活动的需要反刍动物体内90%以上的葡萄糖是由糖异生供给,在过食或饥饿时,肝脏都释放葡萄糖。当奶牛消化机能减退、食欲降低时,由于糖原先质缺乏,致使糖异生受阻,血糖下降。因此,当奶牛发生酮病、妊娠毒血症时。葡萄糖不仅具有供给能量、增强机体抵抗力等作用,同时还有补充血糖的作用。
②解毒。肝脏是机体的主要解毒器官,其解毒能力的大小与肝内糖原含量有关肝脏的部分解毒功能.是通过葡萄糖氧化产生的葡萄糖醛酸与毒物结合.或依靠糖代谢的中间产物乙酰基的乙酰化作用而使毒物失效,故葡萄糖具有解毒保肝作用。
③强心、利尿。葡萄糖可供给心肌能量。从而能增强心脏功能大量输入葡萄糖溶液时.由于体液容量的增加.部分葡萄糖自尿中排出.同时也带出水分,从而可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
④扩充血容量、消除水肿。等渗葡萄糖溶液输入体内后,葡萄糖很快被吸收、利用,可补充血容量。在瘤胃酸中毒及其他脱水性疾病时常用高渗性葡萄糖溶液5O%)大量输入体内,可提高血浆渗透压,吸收组织水分入血.葡萄糖经肾脏排出时带走水分.从而可消除水肿,多用于肺水肿、脑水肿。
1.1.2钙的作用。钙为细胞外液的阳离子,体液中含量很少。体内的钙99%以骨盐形式存在于骨骼中,其余少量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血清中的钙有2种形式.即结合钙和游离钙,两者处于动态平衡以维持恒定的血钙浓度临床使用钙的作用如下:①补充血钙,提高血钙浓度。奶牛每天从奶中排出大量钙,日粮中钙含量不足、钙利用率过低以及钙、磷比例不当等.都会造成奶牛缺钙现象,临床出现骨软症、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等。补钙可能提高血钙浓度,因此可防止或减少上述疾病的发生。②增强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机能。钙制剂可刺激和调节细胞发育及生理活性.增强交感神经及网状内皮系统的机能.增强心肌的活动.提高免疫力.为奶牛强壮剂。③消炎。使用钙制剂后,机体白细胞增多,单核细胞比例增大.吞噬作用增强.减少了炎症病灶内细菌及毒素的吸收和转移性病灶发生的危险性。
1.1.3糖钙疗法的适应症适用于预防和治疗酮尿病、骨质疏松症、产前前胃弛缓、产后前胃弛缓、产前产后瘫痪、胎衣不下等病。
1.1.4糖钙用量与用法。20%、40%葡萄糖溶液mL,10%、20%葡萄糖酸钙mL(l0%葡萄糖mL、5%氯化钙-mL).静脉注射,每天1次或2次。
1.1.5使用糖钙疗法的要点
①临产前。奶牛出现食欲不振或废绝,心跳、体温正常时可用糖钙疗法。其一能促进食欲:二能加强子宫阵缩,促进分娩;三能预防产前、产后瘫痪的发生,加速胎衣的脱落②产后。牛表现食欲不振或废绝.心跳、体温正常,有前胃弛缓症状时可用糖钙疗法。对已发生瘫痪的牛.可起治疗作用;对未瘫痪的牛.可防止瘫痪.增强食欲.促进胎衣的脱落.促进子宫的恢复与恶露排出。③泌乳阶段的牛。日产奶量在25kg以上,心跳、体温正常,食欲降低或废绝.突然或持续性降乳.步行不稳时.可用糖钙疗法。既可促进食欲.又可提高产奶量。
1.2碳酸氢钠疗法高产奶牛的日粮处于高能量、高蛋白的水平。由于饲料浓度增高.精料比例增大.伴随而来的是奶牛消化机能紊乱、瘤胃酸中毒、酮病及真胃移位发病率升高。为了缓解精料过高对瘤胃内环境及其全身代谢的影响.碳酸氢钠疗法已为奶牛场广泛使用。
1.2.1碳酸氢钠的作用碳酸氢钠是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药物.可维持机体内的酸碱平衡。内服或静脉注射后.能直接增加机体的碱贮量。对正常的机体.由于碳酸氢钠的排泄增加而碱化尿液: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时.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成碳酸.再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后者从肺排出体外.致使体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代谢性酸中毒得以纠正。碳酸氢钠具有高度的抗毒作用.它能提高病畜的碱贮.动员机体的防御能力.增强呼吸力及心脏活动.使血压增高,同时它可促使炎性水肿消散.加速化脓过程的局限化。
1.2.2碳酸氢钠疗法的适应症主要用于酸中毒.其作用迅速,疗效确实。也常用于败血症及化脓性感染。
1.2.3碳酸氢钠的用量与用法通常应用碳酸氢钠作静脉注射.将药物配成5%的浓度.配制前将容器及水等加热消毒.再加入纯净的碳酸氢钠.配制后不能煮沸消毒。注射量.成年牛每次-0mL.每天l-2次.连续3-5天。
1.2I4碳酸氢钠疗法应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碳酸氢钠对局部组织有刺激性,注射时勿漏出血管外。②对有心脏衰弱、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缺钾或伴有二氧化碳潴留的病畜.应慎用。③随时观察机体酸中毒的改善情况.定期测试尿液的pH值,根据尿液pH值变化,再确定是否继续补碱及补充的数量.防止应用过量而导致代谢性碱中毒的发生。
1-3磺胺类药物疗法磺胺类药物配合其他疗法在治疗奶牛疾病中有很高的疗效,特别是在败血症的早期。常用于治疗支气管肺炎、胸膜炎、腹膜炎及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炎症
1.3.1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根据磺胺类药物的吸收溶解及特殊作用可分为全身和局部2种:适用于全身的有磺胺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噻唑及氨苯磺胺,适用于肠道疾病的有磺胺脒。链球菌对氨苯磺胺、溶血性链球菌对磺胺噻唑都很敏感。对磺胺类药物敏感的病原菌。它们在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都需要从环境中获取对氨基苯甲酸合成叶酸.叶酸是参与某些酶系统活性的化合物。对氨基苯甲酸不能由细菌合成,当它缺乏时。细菌体内叶酸含量不足.因而会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磺胺类药物在化学结构上和对氨基苯甲酸相似.当病原菌周围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一定量的磺胺类药物时.细菌将摄取磺胺类药物以代替对氨基苯甲酸并将其置于自身的酶系统内.由于磺胺类药物不能维持细菌酶系统的活性.使其正常的代谢过程受到干扰.从而停止了生长和繁殖由此可见.磺胺类药物的作用不是直接杀灭病原细菌.而是在有机体的参与下使病原菌的代谢发生改变.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并在机体的保卫系统的吞噬、溶菌等作用协同下消除细菌的侵害。
1-3.2磺胺类药物使用的原则。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应注意:①为了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必须早期用药。②由于药物种类、疾病的性质以及其他因素不同,治疗时用药剂量的大小、每天投药的次数和疗程长短亦有所不同;在疗程的开始,药物给量必须要大.以后逐渐减小③口服磺胺类药物时。应同时配合使用碳酸氢钠。④随时注意药物疗效,当药物疗效不显著时,应配合使用青霉素或改换其他药物:当发现使用磺胺类药物后有副作用的征候时.应立即停止用药
1-3-3磺胺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磺胺类药物表1)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没有抗生素那样广泛.但由于具有抗菌谱广、使用方便、性质稳定等特点,对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犊牛肺炎、肠炎和球虫病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1.4抗生素疗法抗生素是用发酵、合成或半合成的方法生产的,对病原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能杀灭侵袭机体的病原体,而对宿主细胞无明显毒性
1.4.1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非常复杂。目前认为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在细菌的细胞膜外有一层坚韧的细胞壁.可保护细菌不受机械损伤.维持细菌特有的外形,承受很高的内渗透压。如果损伤或通过溶菌酶去除细菌细胞壁,由于内外渗透压差.可使细胞膜破损.产生溶菌现象。⑦损害细胞膜所有生物细胞的细胞质都有一层外膜围绕着.称为细胞膜。其功能是对低分子物质如氨基酸、糖和无机盐等起选择性渗透屏障作用,以调节细胞内的成分:膜中尚含有多种酶。是能量代谢、生物合成其他细胞成分的地方。抗菌药物可使细胞膜损害,细胞内可溶性物质如嘌呤、嘧啶核苷酸和蛋白质逸出,引起菌体破裂而死亡③抑制蛋白质合成细菌蛋白质的合成是在各种有关酶的参与下进行的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是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其中在适当浓度作用下使敏感菌停止繁殖而不死亡:杀菌性抗生素与敏感菌接触后.使细菌细胞内的成分外逸而迅速死亡.其杀菌作用是使细菌生成异常蛋白质的结果④抑制核酸的合成。核酸分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两类有许多抗菌药的作用就是抑制核酸的合成。使细菌细胞的很多重要功能如三磷酸腺苷活性、电子传递、呼吸等受到抑制。
⑤竞争性抑制、干扰细菌的中间代谢。抗生素能争夺细菌代谢中的酶系统而达到抑制细菌生长的效果例如:在青霉素的作用下。细菌体内发生显著的生物形态变化:青霉素能破坏葡萄球菌核蛋白代谢和由外界摄取某些氨基酸的能力.低浓度的青霉素使葡萄球菌丧失摄取谷氨酸的特性
1.4.2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细菌的耐药性是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适应性或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所获得的耐药性可以传给子代.也可通过转移方式由耐药菌株传播给敏感菌。细菌适应性是指细菌在接触药物中出现的耐药性.它是由于在药物作用下原存在耐药基因的耐药菌株继续生长繁殖、敏感菌株被淘汰而产生的。也可能是由抗菌药的诱导.促使在细胞内存在的为药
物失活酶编码的基因解除抑制.从而合成大量失活酶而出现耐药性的过程。除此之外.细菌为了适应不利环境.还有非特异性的适应生存机制.例如有些细菌在不利环境中形成芽孢,对日照、营养缺乏、机械损伤和药物作用均有较强的抵抗力
1.4.3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由于对细菌敏感性不同.抗菌药物可分抗革兰氏阳性菌、抗革兰氏阴性菌和广谱抗生素.现将各类抗菌药物及其临床使用的抗生素列于表2,供临床兽医参考
1.4.4抗生素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细菌对抗菌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现已引起普遍重视。因此.临床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针对病原菌选择敏感性高的抗菌药。有条件的.应在使用药物前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再选择所用抗生素.严禁滥用抗生素
②严格掌握每种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和疗程。剂量不可过大或过小.疗程也不能过短或过长。
③注意交叉耐药性。细菌获得的耐药性有其特异性.即对特定的一种抗菌药物有抗性交叉耐药性多见于具有相同抗菌作用点或有隶属关系的一类药物之间,它们的化学结构相近似.如链霉素与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族各种抗生素间.都存在交叉耐药性。
2关于药物的残留
牛乳既是奶牛的生产产品.又是人类生活中营养最丰富的食品.因此牛乳的品质直接与人类健康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药物治疗牛病时.无论是口服、注射或其他途径.药物都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乳中,如在治疗乳房炎时从乳头注入药液.药物可直接混入乳中。因此,药物的残留、牛乳废弃时间等问题.对公共卫生、食品卫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兽医在治疗用药时.不仅要有适当的用药计划.而且要遵守弃乳时间表31
3使用药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3.1用药前.仔细阅读药物说明标签.按标签上注明的家畜种类用药。
3.2注意药瓶标签的有效期.特别是抗生素类药物都有失效期.过期者.不能再用。
3.3药物剂量是否能达到疗效。应根据奶牛的体重大小和生理状况f妊娠与否1选择适当的剂量。用药过量会造成残留量超标.有的还会引起中毒。
3.4药物作用不仅与剂量、剂型有关.还与给药途径有关。给药途径不同或采用错误给药途径.不仅使药物无效、产生不良反应或增加体内的药物残留量.还可能引起家畜死亡.故应采取正确的给药途径。
3.5注射用药时.应选择合适的注射针头和注射部位所用针头和注射部位不正确.可引起家畜组织损伤、药效降低和药物残留量增高
3.6使用添加药物的饲料时.要全面检查所有注意事项.特别要看标签说明。作为饲料中的添加剂.抗菌药物的浓度很小.但往往由于滥用.使饲料中的药物过多,既造成了药物的浪费,又增加了耐药菌株形成、药物残留和毒性反应的机会。添加药物的饲料.应有适当的停药时间.停药期间不能喂含有药物的饲料.以免造成高残留量
3.7为了保证乳及乳制品的安全.不危害人体健康.牛乳和动物在上市和屠宰前应按规定停药。要准确计算屠宰前停药时间和弃乳时间.这一时间应从最后一次用药开始计算。
3.8对所用药物应有准确记录.并在每一次诊治时做详细病志。
附录奶牛常用药物一览表
名称
作用及应用
制剂规格
用法及用量
注意事项
青霉素G钠(钾)
抗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部分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体等及预防继发感染
粉针:80万单位/支、万单位/支
肌注或静注:
0.5万~1万单位/千克体重,2~3次/日
乳房灌注:10万单位/乳室,1~2次/日
1.遇醇、酸、碱、
氧化剂、重金属后失效
2.静注只用钠盐
3.水溶液不稳定,宜现用现配
普鲁卡因青霉素G
同青霉素G钠(钾)
粉针:80万单位/支
肌注:~单位/千克体重
不能作静注或体腔内注射
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
抗菌谱广,特别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作用较强。可用于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病等,耐酸不耐酶
片或胶囊剂:0.25克/片(粒)
粉针:0.5克/支
内服:犊牛12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肌注或静注:2~7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1.在水溶液中不稳定,应现用现配2.与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合用可增强疗效
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
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作用强而迅速,耐酸不耐酶
片或胶囊剂:0.25克/片(粒)
粉针:0.5克/支
内服:犊牛2~10毫克/千克体重,3次/日
肌注或静注:15~30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
遇碱失效
头孢噻吩钠(头孢菌素Ⅰ、先锋霉素Ⅰ)
对耐青霉素的细菌作用强,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疾病
粉针:0.5克/支、1克/支
肌注:10~20毫克/千克体重,2~3次/日
对绿脓杆菌、产气杆菌、结核杆菌、真菌、霉形体、病毒、原虫无效
头孢唑啉钠(头孢菌素Ⅴ、先锋霉素Ⅴ)
同头孢噻吩钠
粉针:0.5克/支
肌注或静注:10~40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红霉素
抗菌谱与青霉素相似,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细菌所致疾病
片剂:0.克、0.25克/片(粒)
粉针剂:0.克/支、0.25克/支
内服:犊牛2.2毫克/千克体重,3次/日
肌注或静注:2~4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用前先稀释成5%水溶液再用5%葡萄糖稀释成0.1%浓度,分点肌注或缓慢静注
不宜用含无机盐的溶液配制
硫酸链霉素
主要对结核杆菌和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钩端螺旋体、放线菌作用较强,并可预防继发感染
粉针:1克/支、2克/支
肌注:10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毒性较大,不宜大剂量、长时间用药
可与青霉素合用
硫酸卡那霉素
对多数革兰氏阴性菌、结核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注射液:2毫升0.5克、10毫升1克、10毫升2克
肌注:10~1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1.只作肌肉注射2.不宜与其它抗生素合用
硫酸丁胺卡那霉素(阿米卡星)
抗菌谱较卡那霉素广,对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耐药的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粉针:0.2克/支
注射液:1毫升0.1克、2毫升0.2克
肌注:10~1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同硫酸卡那霉素
硫酸庆大霉素
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都有效.主要用于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所致疾病
片剂:4万单位/片
注射液:2毫升8万单位、5毫升20万单位、10毫升40万单位
内服:犊牛1万~1.5万单位/千克体重/日,分成2~3次
肌注:0~1单位/千克体重,3~4次/日
有毒性,易产生耐药性
土霉素
抗菌谱较广,对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及衣原体、霉形体、立克次体、放线菌和某些原虫(焦虫、边虫)有抑制作用
片剂:0.05克/片、0.克/片、0.25克/片
粉针:0.2克(20万单位)/支、1.0克(万单位)/支
长效土霉素(特效米先)
注射液:1毫升0.2克
内服:犊牛10~20毫克/千克重,2~3次/日
肌注:0~1单位/千克体重,3~4次/日
肌注时需用专用溶媒(毫升蒸馏水含氯化镁5克,普鲁卡因2克)稀释成2.5%浓度静注时用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稀释0.1%~0.4%
四环素
同土霉素
片剂:0.05克/片、0.克/片、0.25克/片
粉针:0.2克(20万单位)/支、1.0克(万单位)/支
同土霉素
同土霉素
强力霉素
(脱氧土霉素)
抗菌谱与土霉素相似,但效力更强,对土霉素、四环素耐药的葡萄球菌有效
片剂:0.05克/片、0.1克/片
粉针:0.1克/支、0.2克/支
内服:犊牛1~3克/千克体重,每日1次
静注:1~2毫克/千克体重,1次/日
1.静注时用5%葡萄糖稀释至0.1%以下,缓慢静注
2.不可长期大量使用
磺胺嘧啶钠
抗菌谱广,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及阴性菌、放线菌、螺旋体等。易进入脑脊液,为治疗脑部细菌感染首选药
片剂:0.5克/片
注射液:10毫升1克、50毫升5克、毫升10克
内服:0.07~0.1克/千克体重,2次/日,首剂加倍
静注:0.07~0.1克/千克体重,2次/日
与多种药物有配伍禁忌,静注时以生理盐水稀释,单独使用
磺胺甲基异噁唑
(新诺明)
抗菌谱同磺胺嘧啶钠。常与增效剂(TMP)配合使用,可增强疗效,用于全身感染
复方新诺明片:每片含磺胺甲基异噁唑0.4克及三甲氧苄氨嘧啶0.08克
内服:复方新诺明片20~2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宜配用等量碳酸氢钠
磺胺二甲嘧啶
(SM2)
抗菌谱同磺胺嘧啶钠,毒性低,常用于全身感染、子宫炎、乳房炎等
片剂:0.5克/片
注射液:2毫升0.4克、5毫升1克、10毫升2克
内服:0.07~0.1克/千克体重,2次/日,首次加倍
肌注或静注:0.07克/千克体重,每日2次
磺胺-6-甲氧嘧啶(制菌磺)
抗菌谱同磺胺嘧啶钠,作用强,并有抗原虫作用
片剂:0.5克/片
注射液:10毫升1克、20毫升2克
内服:0.~0.05克/千克体重,2次/日,首剂加倍
肌注或静注:(钠盐)0.05克/千克体重,每日2次
子宫灌注:(10%钠盐)40~50毫升
乳房注入:20~50毫升
磺胺脒
(磺胺胍)
内服不易吸收,在肠道内保持较高浓度,用于肠道细菌感染
片剂:0.5克/片
内服:0.1克/千克体重,2次/日,首剂加倍
诺氟沙星
广谱抗菌,对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及霉形体有较强杀菌作用,常用于全身感染
片(胶囊剂):0.1克/片(粒)
内服:犊牛10~20毫克/千克体重,每日2次
环丙沙星
抗菌谱与诺氟沙星相似,但抗菌活性强2~10倍,常用于全身感染及混合感染
注射液:(盐酸盐)2毫升40毫克、毫升2克。(乳酸盐)2毫升50毫克、毫升2克
肌注或静注:2.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恩诺沙星
同环丙沙星
注射液:(盐酸盐)10毫升50毫克、毫升0.5克、1.0克、2.5克、5.0克
肌注:2.5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伊维菌素
(害获灭)
广谱、高效、低毒驱虫药,对线虫、昆虫和螨虫有驱灭作用
注射液:毫升1克
皮下注射:0.2毫克/千克体重
用药后28日内的牛奶不能饮用
左旋咪唑
对多数胃肠道线虫有效
片剂:0.克/片、0.05克/片
注射液:(盐酸盐)10毫升0.5克、5毫升0.25克
内服:7.5毫克/千克体重
皮下注射:7.5毫克/千克体重
泌乳期不宜用
丙硫苯咪唑
(阿苯唑、抗蠕敏)
广谱、高效、低毒驱虫药,对线虫、绦虫和吸虫均有驱灭作用
片剂:0.2克/片、0.5克/片
内服:10~20毫克/千克体重
硝氯酚
(拜尔)
对肝片吸虫驱除作用较好
片剂:0.05克/片、0.1克/片
注射液:10毫升0.4克、2毫升0.08克
内服:3~7毫克/千克体重
肌注:0.5~1毫克/千克体重
硫双二氯酚
(别丁)
驱吸虫及绦虫
片剂:0.25克/片
内服:40~80毫克/千克体重
三氮脒
(贝尼尔、血虫净)
驱焦虫、锥虫
粉针:1克/支
深部肌注:3.5~7毫克/千克体重
以注射用水配成5%溶液使用
甲基硫酸喹啉脲(阿卡普林、抗焦虫素)
对巴贝斯虫效果好
注射液:10毫升0.1克、5毫升0.05克
皮下注射:1毫克/千克体重
用药前或同时给以阿托品可防止不良反应发生
速尿
利尿,用于水肿,促进尿道结石排除
片剂:20毫克/片
注射液:2毫升20毫克
内服:2毫克/千克体重,2次/日
肌注:0.5~1毫克/千克体重,每日或隔日1次
己烯雌酚
催情,治疗子宫内膜炎,子宫蓄脓,胎衣不下及死胎
片剂:5毫克/片、1毫克/片、0.5毫克/片
注射液:1毫升1毫克、3毫克、5毫克
肌注:5~20毫升/次
大剂量、长期应用可引起卵巢囊肿、流产、卵巢萎缩及性周期停止
黄体酮
防止流产,保胎,治疗卵巢囊肿
注射液:1毫升10毫克、20毫克、50毫克
肌注:50~毫克
催产素
(缩宫素)
促进子宫收缩,用于催产、引产、产后出血、胎衣不下、死胎、子宫复旧不全
注射液:1毫升10单位、5毫升50单位
皮下或肌注:
30~单位
只用于产力性难产,同时经检查胎位、产道正常,子宫颈口开放才可使用
前列腺素
治疗持久黄体性不孕症、催产、引产
粉针:0.2毫克/支
肌注:2~4毫克
维生素K3
主要用于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也可用于杀鼠药中毒
注射液:1毫升4毫克,10毫升40毫克
肌注:0.1~0.3克/次,2~3次/日
不能和巴比妥类药合用;肝功能不良者改用维生素K1,临产母畜禁大剂量应用
氯化钠
等渗液调节体内酸碱平衡,高渗液可促进胃肠蠕动,增进消化机能
等渗液:毫升4.5克
高渗液:毫升50克
等渗液或复方液静注:0~毫升
高渗液静注:
1毫升/千克体重
创伤性心包炎、肺气肿或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慎用,高渗液静脉注射要控制速度
葡萄糖
补充体液、供给能量、补充血糖、强心、利尿、解毒等
注射液:毫升25克,毫升50克,毫升克,20毫升10克
静注:50~克/次
10%以上浓度禁用皮下或腹腔注射
氯化钾
用于各种疾病所引起的低血钾的辅助治疗,亦可用于强心甙中毒等
片剂:0.25克/片
注射液:10毫升1克
内服:5~10克/次
静注:2~5克/次
肾功能不全、尿少或尿闭时慎用或禁用
碳酸氢钠
主要用于防治代谢性酸中毒,也可用于碱化尿液
5%注射液:每瓶毫升,毫升,毫升
静注:~毫升/次
静脉注射时勿漏出血管,用量过大易引起中毒,不宜和酸性药物合用
人工盐
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下降,胃肠迟缓及便秘初期
粉剂:克/袋
健胃,内服:
50~克/次
缓泻,内服:
~克/次
禁与酸类健胃药配合使用
石蜡油
用于小肠阻塞,便秘
油剂:毫升/瓶
内服:~1克/次
不宜多次使用
芒硝(硫酸钠)
小剂量健胃;大剂量用于大肠便秘、排出肠内毒物、驱除虫体
散装粉剂
健胃,内服:10~15克/次
致泻,内服:
~克/次
排出肠内毒物,驱除虫体等的首选药物,禁与油类泻剂同时使用
硫酸镁
临床上常用于大肠便秘
粉剂:克/袋
健胃,内服:15~50克/次
致泻,内服:
~克/次
蓖麻油
用于小肠便秘
油剂:毫升/瓶
内服:~毫升/次
母畜用药后可引起哺乳仔畜泻下
安钠咖
可用于治疗神经中枢抑制、强心等
注射液:2毫升0.4克,10毫升1克、2克,20毫升2克
肌注或皮下注射:2~5克/次
内服:2~8克/次
心动过速或心律不齐时,慎用或禁用,中毒时用溴化物,水合氯醛或巴比妥类药物解救
氨基比林
具有明显的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与巴比妥类合用能增强镇痛效果
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10毫升、20毫升
安痛定注射液:2毫升、5毫升、10毫升
复方氨基比林皮下或肌注:
20~50毫升/次
安痛定皮下或肌注:20~50毫升/次
长期连续时用可引起颗粒性白细胞减少症
安乃近
常用于肠痉挛,肠臌胀,制止腹痛
片剂:0.5克/片
注射液:5毫升1.5克,10毫升3克,20毫升6克
内服:4~12克/次
皮下或肌注:3~10克/次
静注:3~6克/次
可抑制凝血酶原形成,加重出血倾向;不能与氯丙嗪、巴比妥类及保泰松合用
新斯的明
用于牛前胃迟缓、子宫复原不全、胎盘滞留、尿潴留、竞争性骨骼肌松弛或阿托品中毒
注射液:1毫升0.5毫克,2毫升1毫克,10毫升10毫克
皮下或肌肉注射,
4~20毫克/次
禁用于肠变位病畜、孕畜等
阿托品
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性疼痛,感染中毒性休克,有机磷中毒解救
注射液:1毫升2毫克、5毫克,5毫升50毫克
皮下注射:15~30毫克/次
抢救休克或有机磷中毒时应加大剂量,但剂量过大易引起急性胃扩张,肠臌胀及瘤胃臌胀
肾上腺素
麻醉、药物中毒等引起的心脏骤停的急救,抢救过敏性休克,局部止血等
注射液:1毫升1毫克,5毫升5毫克
皮下或肌注:2~5毫克/次
禁与洋地黄、氯化钙配伍
维生素D
防治维生素D缺乏症
维生素D2胶性钙注射液:1毫升0.5万单位,20毫升10万单位;
维生素D3注射液:1毫升30万单位、60万单位,5毫升万单位,10毫升万单位
维生素D2胶性钙注射液肌注或皮下注射:2.5万~10万单位/次
维生素D3注射液肌注或皮下注射:
0.15万~0.3万单位/千克体重
不宜长期大量应用
维生素B1
用于维生素B1缺乏症、神经炎、心肌炎和酮血症辅助治疗
片剂:10毫克/片
注射液:1毫升10毫克、25毫克、50毫克,2毫升毫克,10毫升毫克
混饲:0千克饲料中加1~3克
内服:犊牛18毫克
肌注或皮下注射:
~毫克/次
维生素B6
维生素B6缺乏症
片剂:10毫克/片
注射液:1毫升25毫克、50毫克
内服,肌注,静注或皮下注射:3~5克/次
复合维生素B
用于营养不良、食欲不振、多发性神经炎、糙皮病及缺乏B族维生素所导致的各种疾病辅助治疗
注射液:2毫升/支
皮下或肌注:
5~10毫克/次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用于防治维生素C缺乏症,高热、心源性和感染性休克、中毒、药疹和贫血等辅助治疗
片剂:0.05克/片、0.1克/片
注射液:2毫升0.1克,10毫升1克,20毫升2克
内服,静注,肌注或皮下注射:2~4克/次
不能与氨茶碱等强碱性注射液配伍;也不能与大多数抗生素混合注射
氯化钙
用于钙缺乏症;也可用于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的各种过敏性疾病
注射液:20毫升1克;50毫升2.5克;毫升5克
静脉注射:5~20克/次
氯化钙葡萄糖注射液静注:
~毫升/次
静注必须缓慢并观察反应,刺激性强,勿漏出血管外
葡萄糖酸钙
同氯化钙
注射液:每瓶20毫升2克,50毫升5克,毫升10克
静注:20~60克/次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qzl/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