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心肌炎治疗疗程 >> 正文 >> 正文

医院排队的一夜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21-6-29

二零零五年,女儿检查出得了心肌炎,医院,医院走了个遍,结果几乎是一样的,效果甚微,于是决定去北京。

出发之前,在互联网上简单的做了一个计划,最终选医院,经过了一整夜的奔波,车马劳顿,抵京后,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民房,八十元一天,条件不是很好,医院近,只隔着一条街,说话就到,也就凑合着住下了。

安顿好老婆孩子,医院打探消息。下午三点钟光景,热浪袭人,走在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脸上淌着汗,眼波里流动的是陌生的脸和陌生的街道。此时正值七月盛夏,北京酷暑难耐,如空里流火一般。

医院,慕名而来者何止我一介草民,眼见得人乱如麻,心也如麻。在医院大厅对着专家简介的大屏幕呆立良久,选中要就诊的医生,再不耽搁,出了门和门卫保安搭话,递上一支烟,询问挂号的蹊跷。保安二十岁出头,人也热心肠,告诉我夜里十一点中左右来挂号即可,临别时叮嘱再三,千万别相信那些号贩子,于是,谢了这位小兄弟,打道回府,补觉。

夜里十一点,我轻装上阵,把孩子在肯德基吃剩下的汉堡揣在怀里。此时,外面下着细雨,夜色正浓,城市里的霓虹和交通指示灯寂寞的闪闪烁烁,大街上空荡荡的,偌大的城市仿佛被掏空了,白日里的燥热和喧嚣都被这宽容的城市所吸纳,消解,消失殆尽。微风阵阵,夜雨蒙蒙,偶尔有车辆疾驰而过,车轮和地面的积水胶着的难舍难分,震发出撕裂般的声响,惊扰了这一平安的夜。

本来有些愁苦的情绪,在这样的夜里,也似乎轻松了许多。

因为下雨的缘故,本应该在大门外候诊的患者家属被移植到了门诊大楼的雨搭下面。我十一点从住处出发,现在恰好排在了十一号的位置上,这样的一个巧合,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好兆头。

排在第一号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车轴汉子,五大三粗不说,且面有凶相。医院打探回来,医院大门外的人行道上就着屁股下面的凉席,席地而坐,简单聊了几句,才知道他是来排号的。“这么早?”我不免有些诧异。我把小保安的话告诉他。他一脸的质疑,也不屑和我搭话。我只好知趣地离开。

我前面的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微胖,圆脸,脸上的眉眼都热情洋溢的,不至于拒人于千里之外。果然,没过多久我们就闲聊起来。原来她是北京人,家就住在附近。我有些不相信似得。原来北京人看病也要这样辛苦!也难怪,全国各地的患者都往这儿跑,医院没有被挤爆了,也算万幸。

过了午夜两点,大姐累了要休息一会。她带来一个凉席,铺在门廊的一角。我出来的急,又没有经验,连一张过期的旧报纸都没带,这时候早累得两腿发酸,站又不是,蹲又不是,席地而坐还冰屁股。因为有痔疮的毛病,不敢大意,坐一会立刻跳起来,苦不堪言。

大姐躺了不多时复又回到队伍里,她说她根本睡不着,要我去她的位置休息一会。我心头一热,想着自己到哪里都能遇到好人,不是我造化好,本来这世界上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萍水相逢,但又似老相识了。

想想我眼下的这点难,有了这样的温暖,似乎也增加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再一张开眼,已经天光大亮,远方的地平线上,一颗毛茸茸的太阳正跃跃欲试。我忽的一下翻身坐起,才发现身上多了一件米黄色的军大衣。原来排在一号的大哥早就醒了,见我像条瘦狗似得蜷缩在角落里,看着不忍,或许,在他眼里,我不过是个不谙世事的大男孩。我将大衣奉还,并致以真诚的感谢,但大哥并不理睬我,连一句简单的话都懒得说。我知道他是面冷心热的人,自然就不计较了。

我抽了支烟,把带着的汉堡吃掉。雨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空气也清新,鸟儿们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院子外面的人行道上,早起的晨练的人已经如约而至。再向身后看,长医院大门外面,足足有百十号人了。

“这呼噜打的,肆无忌惮的!”

排在我前面的大姐和我开玩笑。周边的人也笑了。我才知道夜里那一觉睡出了洋相。脸上自然红了。想想占着人家的地方还睡得如此心安理得,是不是有些过分!

六点半,医院的保安打开大门,秩序稳定,没有哄抢的现象。排队的每十个人一组,鱼贯而入,进了大厅,十几个挂号窗口按顺序排开。我排在其中一个窗口的第三号,心里默默盘算着,如果不出意外,还是能挂上专家号的。

七点钟,工作人员全部就绪,十几个窗口同时打开,所有的人可能都是一样吧?早已经把要就诊的专家熟稔于心。没有人耽搁时间,只听得里面的工作人员把键盘敲击的噼啪乱响,如骤雨敲打窗棂一般。

挂到了专家号,医院大门,和排在我前面的大姐再次相遇。她问我取到号码了吗?我说取到了。脸上自然而然的流露出喜悦的表情。我看到她也很高兴,知道结果不需要再问了。在分别的时候,我们相互道了声再见。我一直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匆匆忙忙的人流中,心中有所感悟。

我能做些什么呢?也许我只能把这些事情简单的记录下来,把这点光亮传承下去,为了那些帮助过我的人,也为了我曾像他们一样的,去帮助别人。

那位送我大衣的哥们再没有见。

挺好一个人,就是脾气太犟了!

作者简介:老白,原名白庆海,先后在《岁月》、《辽河》、《石油文学》、《儿童文学》发表十几万字作品,年获得华语儿童故事短篇创作大赛金奖。现供职于大庆石化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lc/64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