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是水痘、麻疹、流脑、感冒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为有效防控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按照县委县政府和教育局的通知精神,经校领导研究决定,我校16日下午以班级为单位召开“预防秋冬季节传染病暨食品安全”主题班会。
班会内容两个部分:
第一环节:师生了解和掌握冬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传播机理、潜伏期、防治办法。(常见传染病见附件)
第二环节:师生了解传染病发生后如何处理:1、第一时间报告给校领导或卫生保健室,不许瞒报、漏报、缓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2、及时通知患病学生家长,学生隔离治疗。3、对所在班级和寝室用1:50比例的84消毒液进行彻底消毒。4、没有患病学生的班级用1:比例的84消毒液进行消毒。5、切实落实晨检午检、因病请假追踪制度。重视每天的晨午检,有情况及时报告。(每天由班主任统计缺勤学生情况,了解学生的缺勤原因,并做好记录。)6、重视每天的通风消毒。7、患病学生返医院医院的病愈证明,方可回班上课。最后强调:禁止学生食用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不明食物等。
本次主题班会主要针对校园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发病诱因、传播途径、治疗和防疫方法,一些班级通过PPT的文件形式,为全体师生作了详细的介绍,特别要求学生注意流行性感冒、水痘、手足口病等的预防。教育学生要注意个人卫生,牢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多通风、晒衣被"口诀。坚持体育锻炼,从而增强自身免疫能力。此次主题班会,让广大师生懂得了预防学校常见传染病的重要性,增强了广大师生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能力,牢固树立"健康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师生对冬季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了学校应对传染病疫情的能力,从而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近期传染病防控工作情况
1.认真开展校园全面消毒。
为杜绝致病细菌滋生,学校安排专人对校园进行定期消毒,重点对食堂、宿舍、教室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消毒,阻断病菌传播的途径,确保校园安全。同时,要求各班级学生做好宿舍、教室等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和通风。
2.做好防控知识宣教工作。
在11月份,我校以标语、召开班长会、校园及教室宣传栏等载体,广泛宣传传染病防控有关知识,营造浓厚的传染病防控氛围。各班级利用班会课重点向学生进行秋冬季节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预防意识和卫生意识,让学生从心理上对传染病的预防引起重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能力。
3.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要求食堂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和饮用水安全管理,定期对生活用水的蓄水池进行清洁消毒工作,严防师生病从口入。
4.坚持落实学生晨检制度。
学期初,学校印发了班级晨检记录表和通风消毒记录,并要求各班级认真记录,发现学生有疑似传染病症状时,医院检查核实,做到了对传染病病人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确保学生出现异常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使学校的秋冬季节传染病防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效地保障了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
农安实验中学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幼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21天,多为15一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 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病交叉感染。
2、冬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3、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
4、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有效手段。
二、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流行性腮腺炎通过空气借飞沫传染。传染源为早期和隐性感染患者,自腮腺肿胀前6日至肿胀后9日均有高度传染性。5~15岁儿童最易得病。临床表现病初先发热,有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腮腺肿大,张口咀嚼及吃酸性食物时胀痛更甚,肿胀于1-3天达到高峰,4-5天后逐渐消退,10-14天可痊愈,大多数患者愈后良好,少数有并发症,如脑膜脑炎、心肌炎等。主要预防措施:
1、发现腮腺炎患者,应立即隔离,其生活、学习用品等应煮沸或暴晒消毒,居室要加强通风换气。
2、在冬春季节要注意学生们的饮食营养和保暖,加强耐寒锻炼。
3、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发病后可口服板兰根冲剂,并常用淡盐水漱口、冲鼻。
4、腮腺炎流行期间,教育学生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染源。
(三)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源主要是流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空气、飞沫为主要传播途径,人群对流感普遍容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1-2天,典型症状有起病急骤、发热、头痛、全身酸疼、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而呼吸道症状较轻,流感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传染期5-7天。流感病毒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主要预防措施:
1、大力宣传流感预防知识,提高师生员工防病知识和意识;开展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和抗病能力。
2、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晒衣被,随气温变化,注意添减衣服,避免熬夜过劳。
3、公共场所(如教室、实验室、电脑房、图书馆、饭堂、宿舍、办公场所)要常开窗通风换气。
4、流行期间暂停大型集会及娱乐,尽量不到人口稠密的公共场所,不到疫区。
5、有发热感冒症状的应及早就医,已便及早排查、诊断,对流感病人就地隔离治疗一周或至热退后二天,以防止扩散。
6、必要时可注射“流感”疫苗,增强免疫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ff/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