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中医治疗心肌炎 >> 正文 >> 正文

全国手足口进入高发期其实它还和疱疹性咽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17-10-18

天气暖和,细菌、病毒也蠢蠢欲动!

国家疾控中心已经通报了,近期手足口病又到了高发季节,甚至有重症患儿因此死亡。

这几天,估计家长们都收到老师的提醒信息:春季传染病传播得太厉害,小朋友要勤洗手,少往人堆里钻!

对于手足口病这个专门“欺负”小孩子的传染病,大家并不陌生。但是你知道吗?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这两个病就像“好基友”一样,都是夏季发病,都是病毒感染,都有传染性,病情可轻可重。今天就请妈咪宝贝特邀专家刘金权医生带着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对“好基友”吧!

妈咪宝贝特邀指导专家

刘金权

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从事儿科工作近3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支气管哮喘、癫痫、难治性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矮身材及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撰写专业论文20余篇、医学专著5部,荣获国家专利技术2项。

好基友的相似点

1.发病季节相同:夏季

2.病原体相同:肠道病毒

3.潜伏期相似:1~3天

4.临床表现相似

5.处理原则一样

6.最好的预防措施都是洗手

“好基友”概念大PK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所谓手足口病,就是患儿的手掌、足底及口腔部位出现疱疹,这是该病的重要特征。口腔疱疹破溃引起疼痛,进而影响进食。患手足口病可有发热,但是轻症手足口病或许不发热。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所谓疱疹性咽峡炎,就是患儿仅口腔和或咽部出现疱疹,这是该病的重要特征。当然口腔疱疹破溃也会引起疼痛,进而影响进食。患疱疹性咽峡炎大多都有发热,甚至是高热,很少有不发热者。

“好基友”临床表现大PK

手足口病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学龄前儿童,其中重症患儿多见于3岁以内,以EV71感染为主。

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

1.体温持续大于39℃以上,常规退热效果不佳。

2.精神差、嗜睡、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站立不稳等神经系统表现。

3.心率、呼吸异常的增快、减慢或节律不齐。

4.出冷汗、四肢发凉、皮肤出现花纹。

重症病例的皮疹多不典型,若出现以上情况,尤其是对于3岁以下、发病5天以内的患儿,家长需及时带宝贝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表现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A组柯萨奇病毒引起,少数由埃可病毒、EV71病毒等引起,6~8月份是高发季节,1~7岁儿童多发。

疱疹性咽峡炎三大症状

1.发热:通常都是高热(39~40℃),而且不容易退下来,纵使退下来,往往也会在两三个小时后又回升上去;一般会持续3~6天。

2.口腔出现疱疹:疱疹主要发生于软腭、悬雍垂和舌腭弓等处,开始为红色小丘疹,继而转为小水疱,最后再变成小溃疡。溃疡的痊愈较慢,往往需要7~10天的时间。

3.厌食、流口水:由于溃疡会造成疼痛,所以患儿往往拒吃,甚至连唾液也不敢吞咽,于是临床上就会出现厌食、流口水等症状。

TIPS:疱疹性咽峡炎容易并发心肌炎和高热惊厥

柯萨奇病毒容易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炎,因此疱疹性咽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病毒性心肌炎,个别会发生爆发性心肌炎,危及生命,不可不防。另外疱疹性咽峡炎所致高热极易导致高热惊厥,损伤大脑。所以疱疹性咽峡炎一旦出现并发症,后果非常严重。

“好基友”传播途径大PK

“好基友”的传播途径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的病原体相同,因此传播途径也一样。

1.呼吸道传播: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所以在幼儿园、学校等密集封闭的场所,如果一个宝贝得了手足口病,就很容易通过呼吸道传染给其他宝贝。

2.消化道传播:通过手、餐具、被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发生感染。

3.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毛巾、玩具、衣服及床上用品等被感染。

TIPS:手足口病与疱疹性咽峡炎的“同根”关系

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人认为是一种疾病,因为根(病原体)是一样的,只是皮疹的部位有差别。手足口病不但口腔有疱疹,而且手心、脚心、肛门周围也会有皮疹,所以当手、足皮疹未出现之前不容易鉴别,需密切观察。

“好基友”护理治疗大PK

治疗护理总原则

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与其他病毒感染一样,都是自限性疾病,并没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家庭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轻症、没有合并症的宝贝可以在家治疗护理。

1.一般护理

务必让宝贝多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对症护理

发烧

同感冒发热处理一样,体温在38.5℃以下,可以用退热贴、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体温在38.5℃以上,可以口服退热药物降温。

皮疹的护理

皮疹初期,可给宝贝涂炉甘石洗剂。如果疱疹形成或破溃时,可涂0.5%的碘伏。要经常给宝贝剪指甲,以防他抓破皮疹,减少局部细菌感染的可能,并降低传染性。

口腔的护理

虽然身上的皮疹不疼不痒,但是如果口腔疱疹破了就会疼痛、流涎、拒食,家长可用鱼肝油或维生素B2片剂研成粉涂抹口腔,并保持口腔清洁。不给宝贝喝热水及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口腔溃疡疼痛。

3.饮食护理

患病期间,宝贝的消化功能减弱,饮食上应给予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在口腔内的疱疹破溃期间,尽量多给予一些温凉的流质饮食;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及半流质类无刺激性的食品为主,同时要少食多餐,以维持基本的营养需要。病愈后及时补充一些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好基友”预防方法大PK

由于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接触传播,因此在预防方面,注意以下3个方面:

1.尽量少带宝贝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地方。居室多通风,衣服、被子经常晒。

2.把好病从口入关: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提倡吃熟食。

3.让宝贝养成勤洗手、洗净手的好习惯。

因为手足口病的传染性比较强,请尽量避免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患者。建议主动将患儿隔离在家里,不要带去幼儿园、学校等公共场所,以免传染给其他宝贝。最后再强调一遍,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并不可怕!大部分都可以自愈,就和我们平时的病毒性感冒一样。

家长们也不要过于恐慌,发病之后,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警惕重症的发现即可。还要记住预防最重要的一点,也非常简单的一点: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

“好基友”们4个常见问题

1.宝贝发病期间,到底要不要看医生啊?

答案是肯定的。如果宝贝出现了发热、出疹,一定要尽早就医,闹明白到底是患了什么病,避免宝贝在短时间内病情加重。

2.手足口病可以预防吗?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简称EV71灭活疫苗)于年上市。该疫苗的接种对象为6月龄至5岁儿童,注射2剂次,间隔时间为一个月。但该疫苗仅对肠道病毒71型有效,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做好其他预防工作。

3.宝贝患病后不会再得了吗?

很遗憾,答案是否定的,肠道病毒有20个型,只能说不会再受那一型的病毒感染了,其他型病毒照样还会使宝贝发病。所以平时的预防更重要哦!

4.到底能不能亲吻宝贝?

从医学角度来讲,在疾病流行期间最好不要亲吻宝贝。已经患病的宝贝不要接触没有发病的宝贝。

出品

妈咪宝贝传媒内容中心

编辑设计

赵赵

-TheEnd-

母婴传媒成长读本

来源:妈咪宝贝传媒凡本号注明“来源:妈咪宝贝传媒”的所有作品,均为我方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我方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我方授权使用的作品的,应在协议授权范围内使用并署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我方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更多精彩







































白癜风治疗方法最好
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yzlxjy/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