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快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节日聚会吃大餐、品美酒总是缺一不可的。为了过好节日,达到既享受美味大餐、美酒的同时,也不损伤自己的身体,南研健康中心告诉大家节日饮食的几句贴心话。
按时作息
我们每次放假都是一种放松,但放松的前提就是按时作息,不要熬夜,以便第二天有更充足的经历安排活动。往往节后上班,都会得节后综合症,就是因为没有休息好,再加上过多劳累,过度熬夜、过度透支造成的。本来放假是一种放松,你却变成一种透支活动,实在不划算。
不要暴饮暴食
酒不过贪、食不过饱。过节不要暴饮暴食,过贪过饱可导致急性胃炎、急性胰腺炎、胆囊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发生。一到过节,医院的病人就特别多,很多都是吃出来的病。得了急性胃炎或急性胰腺炎,就要好好养胃一段时间,不能够再吃硬货。与其长时间吃素养胃,不如平常特别是节假日注意荤素搭配、细水长流,营养均衡,对身体健康有利。
主食不能少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聚会,主食一定不要少。除了有精白米饭或白面馒头,还要适当增加一些粗粮,如煮老玉米、蒸红薯、蒸紫薯、玉米饼子或杂粮米饭,如果餐桌上有土豆、山药、凉皮等食物,可以代替主食,以防主食摄入过多,减少肥胖。一般轻体力劳动的健康成年人每天主食的量在半斤至八两(生重)范围之内。
蔬菜水果要多样
节日聚餐丰盛就在于它的多样性,不要只顾根茎类蔬菜,还要增添叶类蔬菜,至少要占餐桌三分之,从营养的角度来说,是对根茎类蔬菜营养素的补充和互补。每天蔬菜摄入量要在六两至一斤之间。
大鱼大肉要适量
每逢过节大鱼大肉是必不可少的,为了取年年有余、吉祥如意、万事如意的谐音,都要准备鸡鸭鱼肉,但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一定要控制好自己摄入量,每天畜禽肉类在一两至一两半之间,鱼虾类在一两半至二两之间。如果食用过多,不仅影响消化吸收,还会因脂肪摄入过多引起肥胖。另外,鸡鸭鱼肉以及海产品均属于酸性食品,如果摄入过多,使人感觉油腻、不好消化;人体血液呈酸性增加,还会使人浑身倦怠乏力,记忆了减退,思维能力下降,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豆类坚果要把控好
我这里所说的豆类是指大豆或其制品,是优质蛋白食物,对素食者来说是摄入优质蛋白的最佳食物;对食肉者来说,是替代肉食减少胆固醇摄入的最佳食物。大豆制品种类很多,烹调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容易消化吸收,特别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
坚果在节假日也是缺一不可的食物,一般的坚果脂肪含量较大,如果吃的过多,一方面会影响食欲,减少食物摄入,另一方面会增加脂肪摄入会导致肥胖,我们每次过节后上班,都会看到有些人明显发福了,就是在过节期间饮食不当,无节制饮食的后果。因此建议我们每人每天坚果的摄入量要控制在自己手一把的量为宜。
少油少盐要清淡
我们传统的烹调动物性食物一般都是肥腻高盐口味,一则是位提鲜、提香,二则是防止腐败变质,因此,我们为了健康起见,减少高油高盐的摄入,可以把红烧的烹调方法改成清蒸的方法,既省油、省盐还省火。另外,有些炒菜,也可以用蒸菜的方法,如土豆、山药、芹菜、绿叶菜等都可以,既营养又健康。
健康饮酒
无肉不成宴,无酒不成席,酒是节假日聚会的必喝饮料,它唯一区别甜饮料就是喝多不仅会醉,还会伤及脾胃和肝脏。经常酗酒的人可能会患有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患酒精性心肌炎,直接危害心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平常聚会,我们在饮酒方面一定要遵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九条,饮酒应限量。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啤酒克、葡萄酒克、38°的白酒75克、高度白酒50克;成年女性一天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啤酒克、葡萄酒克、38°的白酒50克。对于喜欢饮用高度白酒的人来说,这点酒量不够尽兴,但从健康的角度来讲,利人利己都应该自觉限量饮酒。
合理选择饮料
各种甜饮料也是我们过节必不可少的饮品,大人小孩都爱喝,特别是可乐、雪碧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畅销饮品。殊不知这些饮品含有大量的磷酸成分,进入体内会带走体内的钙离子,经常饮用,会导致体内钙的流失,体内如果缺钙,儿童影响生长发育,患儿童佝偻病、手脚抽筋,成年人会骨质疏松,建议对这些饮料要少喝,浅尝辄止为好。
南研健康中心温馨提示:
春节到来,是新一年的开始,踏入新的一年,我们要保持健康的身体,要保持充沛的精力,让我们从健康饮食开始吧!
年新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对一年回家一次的游子来说春节一定要回家过年,不仅仅是和父母团聚,也是年终自己对自己一个交待:证明自己这一年没有白忙活。就像年三十看春晚,一定要听到《难忘春宵》那首歌才算是完美落幕吧!这里总结出6种不得不防的旅途病。不管你此刻是否在春运的路上,最好都认真看看哦~
呼吸系统疾病春运高峰期的火车、长途车上人群密度高,空气污浊,加上车内湿度低,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被削弱,很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要避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在回家前要注意休息、别熬夜,旅途中多喝白开水;上下车要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老人、小孩等抵抗力较弱的人可戴上口罩,根据旅途长短准备几个口罩,每隔3~4小时换个新的。
胃肠道疾病不少人在长途旅行中会带大量方便面、卤肉等油腻食物,从上车就开始吃,并且火车上卫生条件有限,加之久不运动,会加重肠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胃肠炎等疾病。
旅途中最好吃得清淡点,多喝白开水,适当吃些苹果、香蕉等易消化的水果。建议有慢性消化道疾病史的旅客随身携带一些应急药物,如黄连素、藿香正气水等;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可以携带免洗洗手液或消毒湿纸巾,以免列车断水。
对于坐飞机的旅客来说,容易发生胃胀气,最好不要吃容易产气的食物,也不要喝碳酸饮料。
泌尿系统疾病春运期间的火车非常拥挤,寸步难行,有些人就选择不喝水,想上厕所时也尽量憋着。长时间憋尿会增加泌尿系感染的风险,而且是诱发前列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如果老年人或者前列腺增生者,长时间憋尿很容易诱发急性尿潴留。因此,如有尿意,即使车厢内人再拥挤,还是应该去上厕所。
静脉血栓“飞机、汽车、火车的座位空间都很狭小,容易造成血栓的发生。长时间保持同样的姿势会使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缓,易形成血栓。
建议乘客多起身活动、伸懒腰、常换姿势,可以转转脚踝、踮踮脚尖,还可从下到上按摩下肢帮助血液回流。多喝水,也能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皮肤疾病法国一项研究称,飞机起飞后,机舱内的湿度逐渐降到10%,不少乘客会出现皮肤干燥的症状。该研究首席科学家建议,旅客在长时间飞行期间每隔一小时就应适当饮水,还应随身携带一些清爽的保湿霜,以便随时涂抹,保持皮肤湿度。
旅途精神综合征“旅途中,有人会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暴躁、胸闷等症状,有的甚至会突发精神疾病,跳车或伤害其他旅客。这种情况被称为“旅途精神综合征”,主要与归家心切、劳累、旅途环境复杂等有关,特别是在车厢人多拥挤、空气污浊时最容易发生。
南研健康中心提示您:
建议在出行前一天注意休息,不要熬夜,途中最好不要随身携带大量现金,以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乘车过程中可主动与周围的人聊天、听音乐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缓解旅途紧张气氛。
健康相伴HAPPYNEWYEAR《文章来源:南研健康中心》
更
多
精
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yzlxjy/2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