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人群普遍易感,1-15岁少年儿童高发,近年来成人病例有增多趋势。感染后一般可以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流腮的潜伏期为14-25天,平均18天。感染后,部分病例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缺乏等前驱症状;大部分患者无前驱症状,常以腮腺肿大和疼痛为首发体征。
腮腺肿大常先见于一侧,然后另一侧也相继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边缘不清,表面发热但多不红,触之有弹性感并有触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由于腮腺炎病毒的嗜腺体和嗜神经性,常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和其他腺体、器官而出现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人是如何感染腮腺炎病毒的呢?02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宿主,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说话时均能传播腮腺炎病毒。接触病人唾液污染的衣服、食物、玩具等也可引起传播。
如果得了流腮怎么办?03一旦得了流腮,也不要过度紧张,只要及时就医,对症治疗,大多预后良好。但我们还是要做好以下防控措施让病人尽早康复,避免造成更多的传播。
?病人应及时在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隔离期为自发病之日起21天,待痊愈后,托幼及学龄医院保健科医生开具的复课证明方可入托、入学。
?病人房间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紫外线可有效杀灭病毒,但要注意避免病人受凉感冒。
?隔离期间需对可能被病人污染的饮具、食具、玩具等物品煮沸消毒。
?患病期间要卧床休息,病情轻者或退热后可适当活动。
?饮食上要合理安排,多吃些富有营养的流质、半流质(如粥、面、麦片等)食物,以减少咀嚼引起的疼痛;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的排出。
?要注意口腔卫生,经常用温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细菌感染。
?监测体温,高热可采用头部冷敷,温水或酒精稀释后擦拭皮肤进行物理降温或服用适量的退热药。
?若病人出现烦躁或惊厥等严重症状,提示有可能并发脑膜炎,要及早发现,医院治疗。
我们到底怎样才能预防流腮呢?041、接种流腮疫苗是预防流腮最有效的手段,家长应按照北京市免疫规划程序为儿童及时接种疫苗。目前北京市免疫规划程序为儿童满18月龄接种一剂麻腮风疫苗,满6周岁接种第二剂麻腮风疫苗,两剂都是免费的哦!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室内经常开窗通风,避免去人员拥挤、空气流通较差的公共场所。提倡室外活动,注意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3、学校、托幼机构是流腮防控的重点场所,集体单位应做好流腮健康知识宣教,严格做好晨午检和因病缺课学生的追踪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叮嘱病人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或隔离。同时及时向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当地疾控中心报告,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做好疫情处置,避免疫情扩散。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mzlxjy/4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