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怎么治疗心肌炎 >> 正文 >> 正文

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展二类疫苗接种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18-1-7

原创

桥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开展二类疫苗接种,可来我中心接种。(冻干狂犬病疫苗、水痘疫苗、成人流感疫苗、狂犬疫苗、手足口疫苗、成人乙肝疫苗)

疫苗名称

生产厂家

预防疾病

价格

备注

冻干狂犬病疫苗

成都康华

狂犬病

元/支

/人份

冻干狂犬病疫苗

宁波荣安

狂犬病

/人份

人用狂犬病疫苗

中科生物

狂犬病

元/人

水痘解毒活疫苗

长春百克

水痘

元/支

EV71型灭活疫苗

北京科兴

手足口病

元/支

基础免疫2次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长春长生

流感

88元/支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大连雅立峰

流感

88元/支

重组乙肝疫苗

华兰生物

乙肝

83.5元/支

基础免疫3支

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长春生物

流感

93元/支

1.什么是水痘?

答:水痘是由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以皮肤出疹为特征的传染病。

2.水痘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答: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在儿童中的传播占90%以上。主要传播途径为空气飞沫、直接接触和母婴垂直传播。

3.水痘病毒的流行情况如何?

答:水痘散布于全世界。根据我国的水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各地区人群均受到普遍感染,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0%,且随着年龄增长,抗体流行率迅速上升。近年来,无论儿童还是成人,水痘发病均有上升趋势。但绝大多数病例是儿童。

4.水痘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答:水痘好发于春秋季。病毒感染人体后,首先在呼吸道繁殖,然后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经过大约两周的潜伏期后,出现头痛、不适、发烧、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水疱疹即水痘。疱疹平均数量为-个,严重病例可达上千个,剧烈瘙痒。疱疹开始为红色斑点,发展为含清亮且具有感染性液体的疱疹,随后疱疹内液体变浑浊,4-5天后疱疹干燥、结痂、脱落并在皮肤上留下粉白色区域,最后皮肤复原。由于出疹是此起彼伏的,所以完全康复需要1-2周。

5.水痘常见并发症是什么?

答:水痘常见并发症是皮肤感染、肺炎和脑炎,其他少见并发症为病毒所致全身多器官的炎症。遗留下疤痕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水痘患儿不能入托、上学,家长则需要在家里看护,学习、工作和经济上的损失更是显而易见。水痘疫苗打几针

推荐2岁儿童开始接种水痘疫苗。1—12岁的儿童接种一剂量(0.5ml);13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种2剂量,间隔6—10周。

儿童及成人均于上臂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疫苗应通过提供的稀释液复溶,并应完全溶解。

应在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行接种。对于健康人,水痘减毒疫苗可与其他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

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水痘减毒疫苗可与其他灭活疫苗同时接种。但均需接种于不同部位,且不能在注射器中混合。如水痘减毒疫苗不能和麻疹疫苗同时接种,则接种问隔至少1个月。

6.水痘疫苗的接种时间

水痘疫苗属于计划外疫苗,需要自费接种。按照正常的宝宝接种水痘疫苗时间为满18月龄接种第一剂,满4岁接种第二剂,当然这个时间也不是固定的,根据妈妈和宝宝的情况进行选择。水痘疫苗接种时间要注意的是:

1、如果之前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年龄为18月龄-3岁宝宝,接种第1剂后,满4岁接种第2剂,并与前剂至少间隔3个月;

2、如果之前未接种过水痘疫苗、年龄为4-12岁者接种2剂,两剂至少间隔3个月;

3、如果曾经接种过1剂、年龄为4-12岁者,应接种第2剂,与前剂至少间隔3个月。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1、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容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疫苗什么时候打

6月龄至5岁儿童可选择接种

6月龄开始接种,越早接种越好,这样可以及时提供保护。5岁以上儿童就不再推荐接种了,因为目前5岁以上儿童和成人发病率很低。

需要接种2针

鼓励1岁内接种完2针,间隔1个月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损害,引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容易发生死亡。

  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大多数不会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和A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的某些血清型。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A组的2、4、5、7、9、10、16型等,B组的1、2、3、4、5型等;肠道病毒71型;埃可病毒等。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较为常见。

  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乙醚、去氯胆酸盐等不敏感,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它灭活,但对紫外线和干燥敏感。各种氧化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甲醛、碘酒都能灭活病毒。病毒在50℃可以被迅速灭活,但1mol浓度二价阳离子环境可以提高病毒对热灭活的抵抗力,病毒在4℃可以存活1年,在-20℃可以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期存活。

哪些人最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患流感后发生并发症风险较高的人群和有较大机会将流感病毒传染给高危人群的人员。

(1)6-59月龄儿童;

  (2)年满50周岁者;

  (3)慢性肺病(包括哮喘)、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除外)、肝肾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病或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患者;

  (4)免疫抑制疾病的患者(包括药物或HIV感染引起的免疫抑制);

  (5)计划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妇女;

  (6)年龄在6个月-18周岁并长期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少年儿童;

  (7)长期居住在养老院和其他慢性病康复机构的人员;

  (8)病态肥胖患者(BMI≥40);

  (9)医疗卫生保健人员;

  (10)与5岁以下儿童接触频繁的人(特别是接触6月龄以下婴儿的人),包括家庭成员、保姆或护理人员等;

  (11)与50岁及以上人群接触频繁的人,包括家庭成员、保姆或护理人员等;

  (12)与流感高危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充血性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等严重并发症)接触频繁的人,包括家庭成员、保姆或护理人员等。

为什么建议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

在我国,大多数老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糖尿病、肝病、肾病或肿瘤等疾病,流感容易诱发和加重他们的慢性病症状,并易导致肺炎、心肌炎、支气管哮喘等并发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流感疫苗已被国际医学界公认为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应该在什么时候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在每年的流感季节开始前。在我国,特别是北方地区,每年10月到次年3月为流感流行季节,疫苗接种服务可贯穿整个流感高发季节。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

HBV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围生(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为在分娩时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经皮肤粘膜传播主要发生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与HBV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HBV的危险性明显增高。由于对献血员实施严格的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

  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而且大量事实表明夫妻中一方携带、另一方多年后也并没有感染HBV.接吻已经表明不会传染

所以HBV并不可怕。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而像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庭接触者、从事食品服务行业者及保育工作人员等群体特别需要进行免疫。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间隔1和6个月份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注意什么?

不能因为已接种乙肝疫苗就对肝炎掉以轻心,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mIU/ml以上的人,才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诸如甲、丙、丁、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没有预防作用的。同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并不是都能完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人(不是携带者)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每个接种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有高有低,持续时间有长有短。

1.什么是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疫苗,最早制造狂犬疫苗的是法国的巴斯德。年它成功地应用连续传代减弱病毒毒力的方法,用适应毒种来制造疫苗。我国现在制造的狂犬疫苗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毒液,经浓缩、纯化、精制并加氢氧化铝佐剂,经全面检定合格后即为预防狂犬病的疫苗。

2.为什么注射狂犬疫苗能预防狂犬病?

狂犬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世界各地的狂犬病毒抗原性质是相同的。接种狂犬疫苗后,人体血液中可出现抗狂犬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可防止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减少病毒的增殖量,同时还能清除游离的狂犬病毒,阻止病毒的繁殖和扩散,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

3.被动物咬伤后怎么办?

如果被动物(如狗、猫、狼等)咬伤而又不能确定该动物是否为健康无毒动物时,医院处理伤口,或先自行用肥皂水对伤口进行反复彻底清洗干净,这样可将侵入的病毒大部分冲洗掉,然后尽快到卫生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对重度咬伤者,除局部彻底清洗消毒外,还应在伤口周围应用狂犬血清浸润注射。随后再注射狂犬疫苗。被咬的伤口不宜包扎和缝合,尽可能让伤口暴露。

注射狂犬疫苗的免疫效果与注射的时间有直接关系。咬伤后,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获得保护的机会越大。

4.注射狂犬疫苗有哪些禁忌证?

由于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至目前为止,世界上仍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凡被狂犬或不清楚是否带毒的动物咬伤后,都应立即注射狂犬疫苗。孕妇被咬伤,也应及时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5.动物咬后皮肤未伤,只有牙印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疫苗?

被动物如狗、猫、狼等咬或抓后,只要皮肤确实未被咬破,狂犬病毒是很难通过完好无损的皮肤侵入机体,但在皮肤上留有牙印痕迹,就不能麻痹大意。有时虽然看不到有皮肤损伤,实际上牙印就意味着肉眼难以觉察的皮肤损伤。在这种情况下,狂犬病毒就有可能顺着牙印侵入人体。因此,应立即对被咬部位进行消毒处理用肥皂水彻底清洗有牙印的部位,并涂擦碘酒,然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

6.被疯动物咬伤后不注射狂犬疫苗会发生狂犬病吗?

被疯动物咬伤后,未注射狂犬疫苗,也不一定都会发生狂犬病。是否发生狂犬病,与咬人动物的种类,所含病毒株的毒力强弱,进入人体内的病毒量,受伤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咬伤部位,伤势轻重,咬伤后伤口局部处理情况等因素存在直接关系。

7.注射疫苗后再次被咬伤是否还需注射?

被动物咬伤、抓伤后,全程注射狂犬疫苗,这时机体就产生抗狂犬病的抗体,但这种有效的抗体维持时间较短,如果这次咬伤距离前次注射疫苗在3-5个月内,加强2针就可以了。若已超过6个月以上,就应该再重新全程注射。

8.狂犬疫苗接种时间:暴露后接种:被犬或猫等动物咬伤后接种狂犬病疫苗。

程序:咬伤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30天(即0-3-7-14-30),各注射1针剂狂犬病疫苗,共5针。

特别提示:咬伤严重者在注射疫苗前需增加注射抗狂犬病血清。血清应在咬伤后的24小时内及时注射,在最后1次血清注射后(根据体重不同注射次数不同),间隔4小时,再按0-3-7-14-30-90程序各注射1针疫苗,共6针。

9.暴露前接种:在被犬或猫等动物咬伤之前接种狂犬病疫苗。

程序:0-7-28,各注射1针,共3针,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3年加强1次。

10.狂犬疫苗可预防的疾病:

狂犬病是人畜共患的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俗称疯狗病或恐水症,主要通过携带狂犬病毒的动物,如狗、猫、狼等咬伤人或舔伤人的黏膜传播。动物唾液中的狂犬病毒是导致人感染狂犬病的主要来源,病毒通过伤口周围神经向中枢神经系统移动,在中枢神经内繁殖,破坏神经细胞,使病人产生恐水,怕风,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最终可导致死亡。人发生狂犬病的死亡率几乎达%。因此,人被咬伤后应及时清洗伤口,接种疫苗,必要时应用抗狂犬血清对预防狂犬病极为重要。









































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mzlxjy/1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