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怎么治疗心肌炎 >> 正文 >> 正文

参麦芪枣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17-11-7

?提示:点击上方现代中医临床↑免费订阅本刊

作者

作者:徐曼曼,女,主任医师,医院儿科

通信作者:任光明,男,硕士,主治医师,医院儿科

摘要

目的探讨参麦芪枣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年7月至年6月门诊及住院病例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例。治疗组给予参麦芪枣颗粒,对照组给予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在中医症状积分、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动态心电图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麦芪枣颗粒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疗效确切。

关键词

参麦芪枣颗粒;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气阴两虚证;儿童病毒性心肌炎

气阴两虚证是儿童病毒性心肌炎临床常见的证型之一,笔者结合临证经验及中医五脏相关理论,认为气阴亏虚与脏腑功能失司的相互作用是本病病机演变的关键。在治疗中,除了补益气阴、宁心安神之外,还以肝脾两脏为着力点,注重调肝理脾,并以此为立法依据,组方名为参麦芪枣颗粒,在临床中推广运用,确有疗效。并与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作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源自我院儿科年7月至年6月门诊及住院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例。治疗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6~11岁,平均年龄(8.04±1.64)岁。对照组男39例,女61例;平均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42±1.89)岁。2组数据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制定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2]辨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者;未合并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等其他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患儿家长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治疗。

1.4  排除标准

药物不耐受。

2方法2.1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参麦芪枣颗粒。处方:党参12g,炙黄芪9g,麦冬9g,炒酸枣仁9g,柴胡6g,当归6g,川芎6g,升麻6g,陈皮12g,焦山楂6g,生地6g,五味子6g,柏子仁9g,桂枝5g,金银花6g,连翘6g,炙甘草9g。五心烦热者,加玉竹9g、鹿衔草6g、白薇6g,去炙黄芪、升麻、桂枝;胸闷明显者,加瓜蒌皮9g、薤白6g;易汗者,加牡蛎12g、浮小麦9g;心烦寐差者,加甘松6g、鹿衔草6g、苦参6g。上述药物均由制剂科制成颗粒剂,每剂药物制成3袋,每袋12g。服法:3岁以下儿童每日1袋,3~6岁每日1.5袋,6岁以上每日3袋,分3次服,2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果糖二磷酸钠口服液(北京华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mL/支),3岁以下患儿每日口服1支,3~6岁患儿每日口服2支,6岁以上患儿每日口服3支,分3次服,2周为1个疗程。

2.2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在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心肌酶谱、动态心电图等指标方面的变化,并作组间比较。

2.3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19.0统计软件,其中计量资料用±S(均值±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四表格x2检验。

3结果3.1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临床治愈: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动态心电图恢复正常;显效: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消退,心肌酶谱基本恢复正常,其他指标有明显好转;有效:相应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减轻,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及动态心电图有一定程度好转;无效: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无好转。

3.2临床疗效

治疗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更优。见表1。

3.3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2周后,治疗组2组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比对照组更能有效降低患儿中医症状积分,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见表2。

3.4心肌酶谱

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能明显降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在改善CK、CK-MB指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说明治疗组改善患儿心肌酶谱的作用更好。见表3。

3.5动态心电图

治疗2周后组间比较,动态心电图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动态心电图改善方面,疗效更好。见表4。

4讨论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侵犯心脏所引起的以心肌炎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病理特征表现为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3]。西医治疗手段为休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肌营养,严重者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抗心衰等治疗。中医将病毒性心肌炎归属于“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有人认为气阴两虚贯穿疾病的始终[4]。其急性期多表现为邪毒侵心的特点[5],以风热或湿热之邪侵犯心脏,常引起高热症状,耗气伤阴,致气阴两虚。加之小儿稚阴稚阳,脏腑娇嫩,不耐攻伐,更易导致气阴两虚,脏腑受损。因此,在恢复期的气阴两虚证阶段,本证常以气阴两虚伴有脏腑功能失司为特点。气阴耗伤,心脉受损,心主血脉功能失调,脏腑无血为用,而致脏腑功能失司。同时,脏腑功能失司,也影响心脉恢复、气阴生成,从而形成了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的独特的病机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治疗中,不能着眼于“心病”而一味补益,应该从脏腑辨证角度,整体考虑问题。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肝藏血,主疏泄,脾、肝两脏在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的恢复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养阴益气常规治疗基础上,更注重脾、肝两脏的调理,调整脏腑气阴而有利于心脉的恢复,从而达到身体的康复。参麦芪枣颗粒即以此作为立方依据。方中党参、炙黄芪能补中益气、固表敛汗,麦冬养阴生津,炒酸枣仁宁心安神,四者相合,共奏补气生津、宁心安神之效,为君药。又以柴胡、当归、川芎补肝体,疏肝气,助血脉通畅;陈皮、焦山楂健脾助运,升麻升清而开脾之郁气,更合党参、黄芪等益气之品,复脾之健运,使生化有源;生地、五味子、柏子仁养阴敛阴安神,是为臣药。另佐以桂枝以助阳化气,金银花、连翘清未解之余热;更使以炙甘草益气复脉兼调和诸药。全方不独注重补益,更注重调理肝脾的功能达到调整脏腑气阴而有利于心脉恢复的目的。

果糖二磷酸钠可在细胞缺氧状态下能够进入细胞内,激活细胞内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并作为底物,通过糖酵解途径提供能量[6],可改善症状体征,促进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肌肌钙蛋白异常的恢复[7]。本研究以参麦芪枣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气阴两虚证患儿例,在改善中医症状积分、CK、CKMB、动态心电图方面均有明显疗效,表明本方在临床应用中有较好的疗效,为中医治疗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及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0,38(2):75.

[2]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7:78.

[3]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陈颖.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治疗体会[J].医院大学学报,,26(6):.

[5]江育仁,张奇文.实用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

[6]袁桂清.果糖二磷酸钠对各种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和治疗效果显著[J].中华医学杂志,2,82(14):.

[7]吴晓云,田杰,钱永如.口服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1,7(4):16-17.

收稿日期:-02-21

投稿查阅往期稿件,







































北京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北京白癜风专科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mzlxjy/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