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红豆酱 >> 红豆酱做法 >> 正文 >> 正文

安全教育鹦鹉热

来源:红豆酱 时间:2022-4-24
山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4234.html

01

近日,安全君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浙江丽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年9月9日报告首例鹦鹉热病例以来,丽水市先后发现报告7例病例,经治疗,截至10月5日,5例已痊愈出院,1例临床症状已消失,病情稳定,但尚在住院观察(9月23日入院),另有1例因伴有严重的基础性疾病医治无效死亡。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据佛山电视台、江南晚报报道,今年广东中山、江苏无锡也曾出现“鹦鹉热”。

1月,医院曾接诊过两位高热伴有畏寒头痛、呼吸困难,肌肉酸痛的患者,通过做基因测序,发现鹦鹉热衣原体呈现阳性,确诊为重症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1月,44岁的王女士因病情严重在无锡二院ICU治疗了将近一个月,在抢救期间甚至使用了VV-ECMO(体外膜肺氧合,适用于发生了呼吸衰竭的患者)。

说起引发这次大病的原因,竟与王女士养的两只鹦鹉有关,医生说,患者是感染了“鹦鹉热”,这种病在临床中不多见。

02

什么是鹦鹉热?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这些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在世界各地流行,无明显季节性。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名为“鹦鹉热”。

鹦鹉热目前还没有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

由于我国没有开展鹦鹉热的常规监测,临床医生和普通民众对鹦鹉热及其临床表现的认识不高,因此不能及早的发现并诊断鹦鹉热,该病疾病负担可能被大大低估。(信息来源:苏州疾控)

鹦鹉热衣原体侵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7-15天,短者3天,最长可达45天。

以畏寒、发热、头痛及明显肌痛为常见症状,特别是颈及背部肌痛显著。严重者可出现心肌炎、心力衰竭、肺炎、结膜炎等并发症。

鹦鹉热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因吸入被鸟类和家禽污染的空气而经呼吸道感染。

●接触传播:经有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受染鸟类及其排泄物而感染。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有人会说了,那我们去动物园观赏鸟类,会不会感染鹦鹉热?

专家表示

这种可能性很低。因为感染与否,不仅和接触病原菌数量有关,还与人体免疫力有关。只有疫鸟病原菌数量多,人和疫鸟频繁接触,人体免疫力低下才易发病。

所以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03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鹦鹉热?苏州疾控中心建议,要做好以下3点:

?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接触禽鸟后要彻底洗净双手。

?如出现高热、咳嗽、头痛、肌痛等类似流感的症状时尽快找医生诊治。

对于家禽类相关职业人群、打算或者已经饲养了宠物鸟的人士,应该如何预防鹦鹉热?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让鹦鹉热远离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jzlxjy/7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