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扫描添加“医院服务号”
长按识别医院服务号
第二步:点开“个人中心”在“个人中心-我的就诊人-添加就诊人”中如实填写个人信息生成电子就诊卡。
#添加就诊人#
第三步:预约挂号在“医疗服务-预约挂号”中挂号。
第四步:取预约挂号挂号处、诊间扫描电子就诊卡取号。
医院专家简介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李英杰简介
出诊时间:周一、周五上午出诊地点:综合楼二楼名医堂——“仁和堂”(如因特殊情况调整出诊时间,请提前咨询“挂号处”:)◆李英杰,主任中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脾胃病科学科带头人。为河北省第一批、全国第三、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带教国家、省、市级徒弟11人,其弟子均成为医院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河北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衡水市中医学会名誉理事长。
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先后跟随名中医刘瑞堂、屠金城、刘延龄、王鹏飞、李同学习。年分配到青海省黄医院工作17年,为该院成立中医科,开展针灸麻醉手术、中药药浴等中医特色疗法并举办西学中班,获“在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从事科技工作荣誉证书”。年招贤回河北,医院工作至今,年返聘。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妇儿系统疾病,尤其擅长运用“万病崇脾”思想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李英杰教授四诊注重问诊,病因注重内伤,辩证注重脏腑,施治注重脾胃,选方注重参合,用药注重升降。从整体观念出发,以五脏辩证为中心,注重脾胃调整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与各脏腑之间的关系。
科研、学术成就
1.课题:“咽炎乐治疗急性咽炎的研究”,研发自制“胃乐胶囊”广泛应用临床,参与省市级医学科研课题4项。
2.著作:《李英杰医案》。
3.奖项:医学科研项目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项。
4.论文:李英杰学术思想相关论文20余篇,如《李英杰万病崇脾治论》《李英杰论治消化病思辨特点》等。
学术思想
李英杰教授学术思想主要是——万病崇脾。所谓“崇脾”,就是非常崇尚和重视脾胃在全身各脏腑间发挥的积极作用。他认为,脾胃不但是气血的生化之源,而且是全身气机的升降之枢,运化之中轴。任何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向愈与恶化,都与脾胃功能密切相关。脾胃之性乃天地之道五脏六腑皆有脾胃之气,诸病成因均因脾胃而起万病之治当应崇脾而施。所以,他临证辨别症候,多从脾胃着手;治疗疾病多从脾胃论治;病后调理、养生之道,亦认为其要在脾。“诸病向愈,均赖脾胃而复,万病回春全仗脾胃”。
临床经验
一、肝胃不和型胃病
香苏饮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二、瘀血阻络型胃病
金铃子散、失笑散、丹参饮、膈下逐瘀汤加减。
三、脾胃虚寒型胃病
香砂理中汤、桂附理中汤、黄芪理中汤加减。
四、湿热阻中焦型胃病
连朴饮、三仁汤、藿香正气散平胃散加减。
五、胃阴不足型胃病
益胃汤加减。
刘兴远简介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目前暂不出诊,坐诊时间另行通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出诊地点:综合楼二楼名医堂——“八德堂”(如因特殊情况调整出诊时间,请提前咨询“挂号处”:)◆刘兴远,主任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河北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员指导老师,曾被聘为《中国中医药科技杂志编辑部》《河北中医》《河北医药》等特邀编委,中国社会调查所研究员。
年毕业于承德医学专科学校;年至年,医院先后师从中医大家岳美中和国家名老中医方药中、郭士魁、赵锡武、陈可冀;年至医院跟随翁心植教授进修心肺疾病;医院师从朱良春。
科研、学术成就
1.课题:承担多项省市科研课题,并获得科技进步奖。
2.奖项:年,补肾五要除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例临床研究获衡水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科研成果自拟中药止血汤用双管法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研究获衡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补肾五要除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在第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奖;年,补虚祛瘀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获衡水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曾获“全国五一时代英模”“中国医疗行业百名突出贡献人物”等荣誉称号。
3.著作:主编多部学术专著,其中《类风湿关节炎—诊治重点与典型病例》《刘兴远临床经验辑选》《痹证新型中药制剂的研发与应用》均为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其中《刘兴远临床经验辑选》在日本和台湾均有销售。
4.论文:至今在省级以上杂志已发表70余篇论文,其中补肾五要除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例临床研究分别获得河北省优秀论文奖和澳大利亚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大会优秀论文奖。
学术思想
刘兴远教授在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六十多年中,始终坚持、贯彻和力行振兴中医,发扬中医文化为己任,责无旁贷;医道精微,学无止境,乃我之使命。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始终贯彻医乃仁术治病救人之国策,坚持中医特色,中西合参,中医整体观、重脾胃、调气血、通经络、补肾壮督、荡涤湿浊毒等多靶点、全方位调治病人;始终坚持辩证与辨病相结合,以症为靶,以证为基,以病统证。重四诊,辩证求因;重病证,力求诊断明确;重经典,尚仲景,广纳诸家;重浊毒,治病求本;重先天,治病有根;重脾胃,生化有源;重气血,善用活血化瘀;重宏观与微观,圆机活化;重急、危症,及时准确予以重药特药;在慢性病治疗中,坚持“久病多虚”“久病多瘀”“久病入络”及“久病及肾”的理念,始终不忘。在临床工作中牢记孙思邈的训诲之言“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所以上至政府官员,下至平民百姓,远到异国他乡,近到街坊邻居无不一视同仁,对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海外不同国籍慕名而来的患者,以及黑龙江、海南、新疆等省市数以万计的病人同样予以精心救治,深得病人好评。
临床经验
刘兴远教授已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60余年,始终坚持努力学习中医,刻苦专研中医永攀中医高峰。先后多年跟师岳美中、方药中、郭士魁、赵锡武、陈可冀、朱良春等名老中医,为传承发展中医打下了良好基础。他博采众家医道精粹,研习历代名家医著,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医疗风格,积累和创新了许多宝贵的诊疗心得和临床经验。刘兴远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心脑血管疾病和风湿免疫性疾病,并取得多项国家专利,经省药监局批准为多项院内制剂,已在临床应用多年。擅长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心肌炎、先心病、心肌病、脑梗死、头痛、头晕、耳鸣、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肾病、咳喘、心理障碍、亚健康调理、妇科疾病、糖尿病、肿瘤、皮肤病、颈椎病、腰椎病及各种疼痛,疗法独特;尤其在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产后风湿、雷诺氏病、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症等经验丰富并获得国家专利,曾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奖。刘教授研发的中药制剂经省药监局批准,纳入医保用药,如仙牛胶囊、芪归独活丸、欣康胶囊。其经验方如太子健饮、清热解毒饮、补肾除疾煎、补脾益肠饮、心脉康、咳喘饮等作为院内协定处方,疗效显著,造福广大患者。
马艳东简介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周五上午出诊地点:综合楼二楼名医堂——“同寿堂”(如因特殊情况调整出诊时间,请提前咨询“挂号处”:)◆马艳东,主任中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第二批、第四批,全国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带教国家、省、市级徒弟16人,其弟子多成为医院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河北省慢阻肺(咳嗽、喘证)重点研究室主任,国家、河北省名老中医工作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肺病专科项目负责人。任衡水市中医学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北省中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师学会理事,《河北中医》杂志编辑。
马艳东教授自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年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原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医院工作至今。
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秉承大医精诚、仁德为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遣方用药有个人之特长。
科研、学术成就
1.课题:承担着国家级课题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部级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主持和参与省市级医学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在研课题4项)。
2.著作:出版专著《医论刍言》1部;参编著作10部:《李英杰医案》《男女百病验方》《中医药科普诗词》《中华效方汇海》《小吃大补》《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宝鉴》《当代名中医成才之路》《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荟萃》《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等。
3.奖项:30余项医学科研项目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获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
4.论文:在省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如《李英杰万病崇脾治论》《李英杰论治消化病思辨特点》《从公共卫生角度认识中医治未病》《浅议“浊”和“浊病”》等。
学术思想
通过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首重阳气,以运为机,以通为法,以风为使,以畅为贞”的学术思想。认为,万病皆因滞,治之必以通。临床多从脏腑辨证入手,以气机病、气化病、气机气化合病为辨治纲领。该纲领使临床错综复杂的症候辨证变得简单而明晰。对慢性病、疑难病从浊病/浊证论治。首先提出了“痰湿瘀三气杂至合而为浊,以痰气盛者为痰浊,以湿盛者为湿浊,以瘀气盛者为瘀浊”的病理新概念。治疗法则:虚者补益五脏,化浊通络;实者通经开窍,搜络剔浊。这一观点的提出,为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又开辟了新途径。
临床经验
治肺:治不远温,宣肃有度。
治心:补宗气,活心血,荣养脉络。
治肝:舒养平镇泄暖不可忘胆。
治脾:脾虚当健不忘运,胃滞应舒切记过。
治肾:龙宅阴阳要互补,用药寒温需相参。
治病法则:通脉通经通络通六腑,和精和气和血和五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jzlxjy/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