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针灸治疗心肌炎 >> 正文 >> 正文

考试1718南京鼓楼玄武初三上期中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18-1-2

17-18南京鼓楼玄武初三上语文期中试卷

鼓楼试卷

一(27分)

1.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4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喑哑(2)拮据

()一代天jiāo(4)kè尽职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其中第(8)题还需填写作者名。(10分)

(1)月落乌啼霜满天,。(张继《枫桥夜泊》)

(2),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4)池上碧苔三四点,,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5)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7)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

(8)运用典故可以使诗词委婉含蓄,避免平直。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两句中(填作者名)自比魏尚,委婉表达自己期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4.下列横线处填入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读书关乎心灵。一个人,①没有把一段青春时光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那么生活就变得苍白了,②读书能让自己的心灵修行,内心丰盈。也③会读书的人,读书时④能走出自己的心灵,倾听另一个人的心声,进而得到感染、慰藉和浸润。

A.①因为②而且③只有④就B.①如果②因为③只有④就

C.①因为②而且③只有④才D.①如果②因为③只有④才

5.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题目。(7分)

材料一:

快乐的思想何达

做每一件事情

都给它一个

快乐的思想

就像把一盏盏灯

点亮

砍柴的时候

想着的是火的诞生

锄草的时候

想着的是丰收在望

与你同行

想着我们有共同的理想

跟你分手

想着我们会师时候的狂欢。

(《我的家园》,人民教育出版社)

材料二: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家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材料三:

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

(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1)阅读材料一,以《快乐的思想》为诗题,仿照第二小节写四行小诗。(2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傅雷家书》说说傅雷期望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担当怎样的角色?(2分)

()三则材料都提及“思想”一词。综合三则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的重要性。(分)

二(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6-7题。(4分)

踏莎行·江上送客(元)张翥

芳草平沙①,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醉来扶上木兰舟,将②愁不去将人去。

薄劣东风,夭斜③落絮,明朝重觅吹笙路。碧云红雨小楼空,春光已到销魂处。

①平沙:旷野。②将:送。③夭斜:袅娜多姿貌。

6.请发挥想象描绘“芳草平沙,斜阳远树,无情桃叶江头渡”中的景象。(2分)

7.“碧云红雨小楼空”一句中的“空”字体现词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分)

南梁之难

南梁之难①,韩氏请救于齐。田侯②召大臣而谋曰:“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张丐对曰:“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田臣思曰:“不可。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③听命于韩也。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诉于齐。我因阴结④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田侯曰:“善。”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

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诉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魏破韩弱,韩、魏之君皆朝⑤田侯。

(节选自《战国策·齐一》)

①南梁之难:指的是魏国进攻韩国的南梁一事。②田侯:齐威王。③顾反:反而。④阴结:秘密结盟。⑤朝:朝见,朝拜。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田侯召大臣而谋曰

(2)张丐对曰

()夫韩、魏之兵未弊

(4)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

9.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孰与晚救之便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B.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

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C.韩自以专有齐国

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D.齐因起兵击魏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

10.根据要求答题。(4分)

(1)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1分)

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分)

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诉于齐。

11.用自己的话概括齐威王能使韩魏两国都来朝拜齐国的原因。(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2-15题。(11分)

挑灯闲看牡丹亭王梓坤

人的禀赋不同,才能各异。或深于理解,或长于记忆;或富于直观形象,或精于逻辑推理;有些人抽象能力强,能从纷纭万象中抓住本质,另一些人则能攻坚破阵,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以上种种,都是人所共知的。然而在科学发现中,还需要一种才能,却不太为人所注意,这就是“猜”。

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总之,人们只能得到部分的、远非完全的消息。善于猜测的人,仅凭借于这部分的消息,加上他的经验、学识和想象,居然可以找出问题的正确或近于正确的答案,使人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才华的表现。

于是我们联想起猜谜来。这是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智力游戏。我国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夏朝,就有了这种活动。有些谜语很文雅,例如有一个谜说:“南面而坐,北面而朝,像忧亦忧,像喜亦喜。”谜底是镜子。这个谜不仅符合镜子的实际,揭示了镜像对称,而且很有文采,富于形象。

猜谜的本领,随人不同;即使同一个人,他可能猜某一类谜很内行,猜另一类却无能。这种本领,主要来源于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一个从未照过镜子的人,怎能猜出上面那个谜呢?

猜谜不简单,出谜也不容易。制谜的人大都先有了谜底,然后从它抽出某些特点,或者打一些比喻,必要时再转一点弯,便制成一个谜。例如姚雪垠的小说《李自成》中,有一谜是“挑灯闲看牡丹亭”,打一名句。谜底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一句:“光照临川之笔。”这大概是读这句话时,联想起《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才制出这样文雅的谜来。由此可见,制谜和猜谜的思维程序,恰好是相反的。

公安人员侦破案件,在很大程度上也类似于猜谜;不过这谜是犯人出的。民警把犯人留下的蛛丝马迹连贯起来,提出一条线索,从而制定破案计划。

大自然更是一部巨大的谜书,人类为了读它,已经花了五千多年。结果发现,这些谜是永远猜不完的。猜出的越多,涌现的新谜也越多。科学家的任务,第一是要发现自然之谜(相当于制谜),第二是要猜出自然之谜。

至少从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起,人类就在猜想一切物质是否都由原子组成,等到这个问题有了眉目,又出现了新谜:原子是怎样构造的?猜出这个谜的是卢瑟福。年他和同事们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系模型。接着,人们又猜想原子中蕴藏着巨大能量,从而提出了如何释放原子能问题。

和猜谜类似,研究自然科学需要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需要观察和实验,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正确的方法。这四者的有机结合,大大有助于识破自然之谜。

(选自《科学发现纵横谈》,有删改)

12.下列选项中最能概括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是()(2分)

A.人的禀赋不同,才能各异。

B.在科学发现中,善于猜想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

C.猜谜的本领,主要来源于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

D.科学家对大自然发现的越多,出现的疑问也越多。

1.文章第段为什么要介绍夏朝猜谜的活动?(分)

14.根据括号里的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善于猜测的人,仅凭借于这部分的消息,加上他的经验、学识和想象,居然可以找出问题的正确或近于正确的答案,使人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才华的表现。(“居然”一词有何表达效果?)(2分)

(2)由此可见,制谜和猜谜的思维程序,恰好是相反的。(请概括“此”指代的内容。)(2分)

15.文章以“挑灯闲看牡丹亭”为标题有何妙处?(2分)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19题。(12分)

关神①余清平

村里要雕刻菩萨,大人的脸上都溢满笑意,说有了菩萨就能保平安,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果实丰硕,五谷丰登。

我们小孩也跟着乐。齐坤对我说:“这下好了,以后有饭吃有衣穿,娘一高兴,会给我几块钱,让我想买点什么就买什么。”

我使劲点头应和。齐坤说:“你不是叨了好久《红楼梦》《三国演义》吗?”我说:“不敢买,四太爷说,男不看三国,女不看红楼。这类书看了会让人学坏。”

四太爷是齐坤的太爷爷,排行第四,村里人喊他四太爷。四太爷德高望重,见识广博。

我又想到雕刻菩萨的事,兴奋地问齐坤:“听说要雕刻菩萨了?如果真的能显灵,这下子好了,你的病可以求菩萨保佑。”齐坤得的是心肌炎。他想了一会问我:“你见过菩萨吗?”

“没见过,但听说邻村已经雕刻了。”

“什么模样?见过吗?”

“没呢。”

如此,我两个合计,决定去看看邻村的菩萨是什么模样,正商量着,四太爷来了。他的脸比古树皮还黑,斥道:“看嘛看!自己的菩萨快有了,够你日后烧香磕头的,别人的菩萨又不保佑你!”

“我们又不是去烧香磕头,只想看看。”我嗫嚅着。四太爷脸即刻像一块放在水里浸了很久的硬木板,厉声说:“不能看就不能看!还顶撞,告诉你爷娘去,打烂你的屁股,让你长记性!”

四太爷发火,我很快蔫了,他是家族的权威。看看四太爷走远,齐坤说:“嘛事都管着。”我说:“算了,我们还是等村里的菩萨吧。”齐坤问我:“有了菩萨真的会保佑大家吗?”我想了一会说:“应该会吧,你看拜菩萨的人那么多,肯定有灵,我娘说,菩萨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的。”

齐坤听了,看着远方,想了一会说:“如果菩萨雕刻了,你说说,你磕头时会许嘛愿?”

我歪着头想了一会说:“我的愿望就是读大学,当作家。”齐坤举起拳头说:“噢,菩萨会保佑你的,一定能!”

“你会许嘛愿?”我问道。

齐坤不好意思地笑笑说:“还没想好。”

其实,我知道他想当科学家,但他不说。因为,他信奉闷心大发财,愿望不能说出口,说出口就不灵验。其实,我更希望他是求菩萨保佑他健康。

几个月后,菩萨雕刻好了。四太爷挨家挨户叮嘱,管好孩子,不要乱说话,特别瞻仰菩萨时,眼光不能直勾勾的,要有敬意,不能亵渎。这些天,四太爷更亲自将我们小孩聚到一起,反反复复教。谁不去,他的拐杖可不认人。

请菩萨那天,热闹得很,鞭炮锣鼓齐鸣,菩萨安放在神位上时,大人小孩都跪在祖堂屋里。齐坤问我:“不是说雕刻的是祖先吗?怎么像周文王。”

《封神演义》的电影我们看过,这菩萨确实与周文王相似。我未回答,四太爷的拐杖敲在齐坤的背上:“乱说嘛?好好磕头,菩萨才会保佑你。”

菩萨安放后,还缺一项最重要的事,就是“关神”。四太爷提前三天就在村里交代管好你家的孩子,三天后子时“关神”,千万别让孩子说话,不然孩子的灵魂会被关住,做了菩萨的灵魂,没法解救。

原来菩萨是槐木雕刻的,没有灵魂,就得关一个动物做灵魂。被关了魂的动物就会死去。

齐坤对我说:“这菩萨的灵魂得请到善良的动物就好了,不然请到的是猪,就笨死,若请到恶人,菩萨就不会行善,怎么能保佑我们有饭吃有衣穿,还有我们许的愿望?”

我也有些担忧,说:“是啊,大家的祈求不灵验了咋办?”

我暗暗决定,“关神”那晚不睡觉。虽然我很怕死,但我想,我被关了神,齐坤的病就会好,更让大家有求必应。可是那晚,我在娘的监督下上床睡觉,竟然睡得很香。齐坤也在四太爷的督促下睡着了。

关神后的第四十九天,四太爷离开人世,无灾无病,很安详地睡着。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关神那晚,听到了四太爷答应。”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①关神:一作观神,是潮汕民间一种神化的催眠术。有“关猴神”、“关戏童”、“关七仙女”等十多种。作为一种民间活动,其中表达了劳动人民朴素的愿望。

16.文章共叙写了跟四太爷有关的哪几件事?请概括。(分)

17.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是否多余?说说你的理由。(分)

18.阅读第10段,赏析下面的句子。(分)

四太爷脸即刻像一块放在水里浸了很久的硬木板,厉声说:“不能看就不能看!还顶撞,告诉你爷娘去,打烂你的屁股,让你长记性!”

19.文章结尾四太爷的去世在人们的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个结尾的合理性。(分)

三(5分)

20.刘新同学参加学校学生会宣传委一职的竞选。请你按要求修改他的竞选词。(分)

尊敬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①我是刘新,来自初三(1)班。②我很高兴能有机会站在这里参加学生会干部的竞选。③今天我要竞选的是学生会宣传委一职。④当选学生会宣传委,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荣誉!⑤我性格活泼开朗,有许多好朋友。⑥我有一定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绘画才能。⑦我相信以我的工作热情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定能胜任这一职务。⑧请大家投我一票。⑨谢谢!

(1)文中第句标点有误,你的修改建议是。(1分)

(2)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_。(1分)

()语段中第句与竞选目标不符,应该删去。(1分)

21.阅读下面材料,请以“行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作文。文体不限。(50分)

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北岛

答案

1.(4分)抄写及字体正确2分,整齐1分,美观1分。

2.(4分)(1)yīn(2)jū()骄(4)恪

.(10分)(1)江枫渔火对愁眠(2)鸡声茅店月()物是人非事事休(4)叶底黄鹂一两声(5)赢得生前身后名(6)零落成泥碾作尘(7)不求闻达于诸侯(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每空1分,有错、漏、添、倒,不得分)4.(2分)D5.(7分)(1)(2分)示例:登山的时候,想着的是登顶后的酣畅;涉水的时候,想着的是彼岸的神往。(合诗题1分,有诗意1分)

(2)(2分)是儿子成长中的伙伴;艺术上的对手;生活中的老师;心灵的导师等(任意两点即可)

()(分)好的思想能陶冶个人情操,促进个人的成长(催人奋进),还推动时代的进步(驾驭文明)。(每点1分)

二、(40分)

(一)(4分)

6.(2分)示例:旷野之上,芳草萋萋,远处树映斜阳,离别在桃叶渡口,倍感凄凉。(内容正确1分,有画面感1分。)

7.(2分)“空”字抒发了词人对客人(情人)离去后人去楼空(1分)的寂寥落寞(1分)之感。

8.(4分)(1)谋划,商量(2)回答()衰落,疲惫(4)送走,打发

9.(2分)D

10.(4分)

(1)(1分)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

(2)(分)况且魏国存心要灭掉韩国,韩国眼看自己将要被灭,一定会向齐国来求诉。

11.(分)齐威王听从了田臣思的建议;在韩国受到魏国攻击时,没有立即出兵救援,而是秘密和韩国结盟,等到魏国与韩国多次交战后再攻打魏国,最终魏国韩国的实力都被削弱,只得臣服于齐威王。(任意一点2分,两点分)

魏国进攻韩国的南梁,韩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共同商议,他说:“早救韩与晚救韩,到底那种做法有利呢?”张丐回答说:“如果晚救韩,韩国必将转而投靠魏国,不如早救韩。”田臣思说:“不行,韩、魏之兵还未疲惫,我们出兵救韩,这等于我们代替韩军去遭受魏军的攻击,反会使我们受韩国的控制。况且魏国存心要灭掉韩国,韩国眼看自己将要被灭,一定会求诉于齐国。我们就秘密地和韩国结为友好,慢慢地等待魏军疲惫。这样,齐国就可以举足轻重,利可以得,名可以尊了。”威王说:“好。”就秘密和韩国使臣结为友好,让他返国。

韩国自恃有齐国援助,和魏国五战而五不胜,就求诉于齐国,齐国于是出兵进攻魏国,大败魏军于马陵。这时魏国损兵折将,而韩国因为与魏国多次激战,也被削弱,因此,韩、魏两国的君主都通过相国田婴来朝拜齐威王。

12.(2分)B

1.(分)用夏朝猜谜的例子,证明了猜想是一种能力(1分),并且由来已久(1分),同时还引出了“猜谜这种本领主要来源于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这一观点(1分)。

14.(4分)

(1)(2分)“居然”有出乎意料的意思(1分),这个词表现作者对猜想这种能力带来的结果感到惊讶、赞叹(1分)。

(2)(2分)“挑灯闲看牡丹亭——打一名句”,这个谜语的制谜过程是先有谜底后有谜面的。(若只答“挑灯闲看牡丹亭——打一名句”这个谜语是怎么想出来的,得1分。摘抄原句不给分。)

15.(2分)用谜面作标题,既文雅又别具一格,吸引读者(1分);用形象化的方式表明文章的观点,这个题目也是考验读者的猜想力,很有趣味性。(1分)。

16.(分)“我”和齐坤想去邻村看看雕刻好的菩萨,却被四太爷批评了一顿;菩萨雕刻好后,四太爷叮嘱孩子们瞻仰菩萨时不要乱说话;菩萨安放好后,行“关神”的仪式,仪式结束后的第四十九天四太爷平静地去世。(每点1分,意近即可)

17.(分)不多余。“我”见证了关神的前后过程,是整个事件的见证者,显得更有真实感;“我”的愿望本是当作家,但关神的那晚“我”更希望自己被关,保佑齐坤的病早点好,“我”的善良和处处为他人着想,突出了这里的民风淳朴,使小说的主题更有表现力。

(答对一点2分,两点分)

18.(分)神态和语言描写(1分)。把四太爷的脸比作在水里浸了很久的硬木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顶撞之后四太爷非常生气固执的神态(1分);“不能看”、“打烂你的屁股”等写出了四太爷作为家族权威的严厉、可怕(1分)。

19.(分)文章多处暗示了四太爷被关了神这个结局,如他反复叮嘱孩子们瞻仰菩萨和关神时都不要说话,不然会被菩萨关走,但“关神那晚,听到了四太爷答应”,所以这个结尾符合文章情节的发展;作者安排这个结局符合四太爷作为家族长辈德高望重见识广博甘愿为后辈祈福的形象特点;契合“关神”这样的民俗,营造一种神秘的氛围,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色。(答一点2分,两点分)

20.(分)

(1)(1分)⑥逗号改成顿号

(2)(1分)当选学生会宣传委,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1分)⑤

21.(50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玄武试卷

一(25分)

1.用正楷或行楷字体书写艾青的诗句。(分)

愚昧就是黑暗,智慧就是光明

2.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1)欲穷千里目,。(王之涣《登鹳雀楼》)

(2)洛阳亲友如相问,。(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4),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只恐双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

(6)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8)受任于败军之际,。(诸葛亮《出师表》)

(9)人生常会面临选择。面对思乡与卫国的矛盾,范仲淹说:“,”。(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给加点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4分)

重蹈覆zhé()xiāo()索

咬文嚼字()亵渎()

4.小元利用假期,参观了位于盐城的施耐庵纪念馆。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8分)

小元进入大厅,首先看到了介绍施耐庵生平的48幅连环画,画的两边有书法家李宗海撰联:

有舍己为人侠骨义肠,却从鲁达、武松、李逵身上画出;

具掀天揭地深谋远略,乃自、、胸中写来。

(1)根据你对原著人物的把握,请从以下人物中选取三个将下联补充完整(填序号)。(分)

A.秦明B.扈三娘C.晁盖D.吴用E.卢俊义F.宋江

A施耐庵讲述梁山好汉故事的原因,是因为要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腐朽。B本书情节曲折生动,人物特色鲜明,细节描写让人目不暇接。C梁山好汉面对朝廷剿捕,他们穷凶极恶、灵活应对,令人赞叹不已。D此外,《水浒传》的语言保存了群众口语的优点,提高了后世白话小说的发展。

(2)这段话是小元在景区游客留言簿上看到的,找出其中没有语病的一项()。(分)

小元在景区附近的水浒街上看到一家老店,老板是一位从艺51年的刻章人。老板最自豪的成就是给梁山一百零八将都刻了印章,并且印章与人物的形象吻合。比如九纹龙史进,印章上人物就有一身纹绣;宋江的弟弟宋清绰号“铁扇子”,印章图案就设计成扇子形状等。

()参照上文,从随身兵器或者绰号角度给武松设计一枚印章(文字表述),并阐述理由。(2分)

二(45分)

(一)阅读元曲,完成题目。(2分)

赏花时·冻苏秦衣锦还乡1

凭着我七尺身躯八斗才,那怕他十谒朱门九不开。休想我白首闲尘埃,凭着这兵书也那战策。(孛老②云)孩儿,我则记着金榜无名誓不归。(正末云)父亲、母亲,您放心也。(唱)我直着夺得一个可兀的锦标来③。(下)

[注释]①赏花时:曲牌名。苏秦:战国著名谋士,促使六国连横抗秦,佩六国相印。②孛老:元杂剧中老年男子角色,下句中“正末”为元杂剧里男主角。③可兀的:必定,一定;锦标:指授给竞赛优胜者的奖品。

5.对这首元曲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曲中“七”“八”“九”“十”几个数字连用增强了唱词趣味性。 B.“金榜无名誓不归”说明此时苏秦尚未能完成衣锦还乡的心愿。 C.“赏花时”是曲牌名,《朝天子·咏喇叭》中“咏喇叭”也是曲牌名。

D.曲中的“孛老”角色应是苏秦的父亲,“正末”的角色应是苏秦。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6~9题。(11分)

苏秦说齐宣王

苏秦说齐宣王曰:“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每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者;临淄之途,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

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过阳晋之道1,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秦虽欲深入,恐韩、魏之谋其后也。是故恫疑虚猲2,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固愿大王之少留计。”

齐王曰:“寡人幸得闻之,敬奉社稷以从。”

(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有删改)

[注释]①阳晋之道:阳晋为齐国边境之险地。②恫疑虚猲(hè):指虚张声势。

6.请用“/”为文中画线句断句,断两处。(2分)

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

7.下面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2分)

A.不待发于远县野芳发而幽香

B.臣窃度之度已失期

C.临淄甚富而实足肤皲裂而不知

D.以亡随其后或以为亡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

(2)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

9.根据元曲和上文,概括苏秦人物形象特点(写出三点)。(分)

(三)阅读材料,完成10~14题。(17分)

材料一:说反省千壬

①我认识一位母亲,她对女儿的教育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②一次吃饭,五岁的小家伙把饭碗扔到了地上,我本以为母亲会责骂她,但她把女儿抱到了卧室沟通了很长时间,直到女儿似懂非懂地认识到错误。

③我疑惑,这么小的孩子给她讲这么多有用吗?

④她告诉我说,孩子虽然年幼,但并非完全没有理解能力,我给她讲道理,培养她反思的习惯,以后她长大了,遇事就会多想想做一件事是否合宜,即使做错了什么事,她也会有自觉改正的可能。

⑤这使我思考,从我们懂事起,就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去思考一些事情的正反面,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考,这种被要求的反思渐渐使我们学会自主的反省。我们的一生应该是反省的一生。

⑥先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深谙反省之道,若把儒家和道家关于反省的认知结合起来,就可以总结出一个关于反省的完整体系:为什么要反省,反省的方法,反省的最终目标。

⑦“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正是意识到人的一生随时有犯错的可能,也有改进修正的可能,才格外看重“困于心,衡于虑”的深刻反省。

⑧“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儒家先贤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关于反省的论述。他指出反省的重点有二:其一,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其二,肯定自己的成果并持之以恒。道家的老子则从更广阔的角度向我们阐释了反省的方法:“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就是说反省必须有参照,这个参照就是被公认的合宜的事物。反省要以那些举止合宜、行为优秀的人,和睦亲爱的家庭,和平繁荣的国家为参照,在比较中明白得失。这些就是反省需要掌握的必要方法。

⑨至于反省的最终目标,荀子向我们指明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要达到“知明”是有可能的,“行无过”则过于理想主义,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于完美人性的追求——人的一生本来就是认识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漫长过程,只是最后达到何种程度因人而异。

⑩人大多会反省,但少有青年勤于反省。如果年轻时懒于反省,待到年老体弱的时候才想起来去唤醒它,那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人从来都是不完美的,以反省为镜,正己冠衣,知道兴替,明白得失。待临终之际,回顾一生,可曰:知明而行少过矣。足矣!(摘自《杂文月刊:文摘版》)

材料二:

一个人不可以强给自己加上一种盲目继续的习惯,而应当有所间歇,因为在休息或间歇中可能获得新的灵感。反之,假如一个人永远继续练习的话,他不仅练习了它的优点,连谬误也一定要练习了。这种情形,没有别的补救之策,除了用合适的间歇和休止。

(选自《培根随笔论天性》)

材料三:

年12月2日

亲爱的孩子……知道你平日细看批评,觉得总能得到一些好处,真是太高兴了。有自信同时又能保持自我批评精神,的确如你所说,是一切艺术家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你对批评界的总的看法,我完全同意。所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往往自己认为的缺陷,批评家并不能指出,他们指出的恰是反映批评家本人的理解不够或者纯属个人的好恶,或者是时下的风气和流俗的趣味。但即使批评家说的不对头,也会有一言半语引起我们的反省,给我们一种灵感,使我们发见真正的缺点,或者另外一个新的角度让我们去追求,再不然是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小枝节可以补充、修正或改善。——这便是批评家之言不可尽信,亦不可忽视的辩证关系。

(选自《傅雷家书》,三联书店出版社年版)

10.下列表述不能作为材料一文章主要观点的一项是()。(分)

A.父母培养小孩子时要耐心教育。

B.反省有益于一个人更好地成长。

C.我们的一生应该是反省的一生。

D.不断反省,人则知明而行少过。

11.关于材料一文章的理解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分)

A.开头引用妈妈教育女儿的例子,生动自然地引出了本文议论的话题。

B.孩子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去思考一些事情就是作者提倡的自主的反省。

C.文章多处运用道理论证,既论证了观点,也显示了传统文化的丰富睿智。

D.荀子提出的“行无过”与“知明”相比,过于理想主义,但仍值得为之努力。

12.材料一第⑧小节里朱熹与老子的言论能否去掉一个,为什么?(分)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材料二中培根提倡的“用合适的间歇和休止”进行反省可以有哪些方法。(4分)

14.一位同学在阅读了上述材料后写了一段读后感,请按要求给予修改。(4分)

①我记得德国诗人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②相反,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从来不需要反省,那他就是假设自己从来不会犯错误。③纵观历史,完美的人从来不存在于现实世界里,只存在于观念之中。④,这个假设本身就是一个错误。⑤学会时常反省,有助于更好的进步。⑥,反省绝不意味着放大自己的缺点,在别人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中陷入自卑。

(1)在①②两句间补写一句,使得上下文更加连贯。(2分)

(2)④⑥两处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A.不过只是B.因而尽管

C.何况只有D.因此但是

(四)阅读小说,完成15~18题。(15分)

懒爷刘建超

懒爷祖上经营药材生意,家事兴旺就开始置地建大宅。特别是大门正中的雁翅影壁墙,底部雕莲花须弥座,角花雕如意牡丹,壁心上方是八条形神兼备砖雕草龙,正中是一个大大的福字,显得庄重高贵福气满门。

懒爷是独苗。他每天睡到日上三竿才懒洋洋地打着哈欠,晃荡着去钟鼓楼下喝羊汤。肚子暖和了就去茶楼约人打麻将,茶水点心都挂在懒爷的名下。

每年八月十五,懒爷还召集老街的叫花子吃饭。买着成筐的烧鸡酱牛肉,成坛的杜康老酒,几十个叫花子围坐一起胡吃海喝。懒爷就如丐帮帮主一般,一手鸡腿一手酒碗,和叫花子醉得一塌糊涂。懒爷的名声就这样被叫开了。

懒爷家人拉他去招呼生意,结果懒爷不是把药材发错,就是把生意的钱款花销了。

懒爷混到三十岁了。先是干旱,药材种植无收成,药铺生意受挫;后是父母忽然暴病身亡。他依旧浪荡。管家得空卷着懒爷家的钱财跑了。债主逼门,懒爷卖掉了所有家当抵债,只留下了一座老宅院。

懒爷盘算着卖房,可想着父亲临死前叮嘱他“打死不能卖祖宅”,到底没狠下心。可不卖房,没说不能扒墙啊。他找来几个叫花子把东墙给扒掉,卖砖。懒爷居然在墙缝中扒出了一些财宝,这才隐约地记起,娘在世的时候曾捏着他的小脸蛋说:“咱家的墙也够你吃一辈子了。”懒爷以后的日子就是扒墙,钱用光了再扒墙,整天喝得烂醉。一座院子几年就被扒得只剩下雁翅影壁墙了。

又一个八月十五,懒爷空着肚子,站在没有了院墙的院子里,看着院子里孤零零的影壁墙。月朗星稀,银辉洒在影壁墙上,照着墙上的福字亮得刺眼。他拿着个锤子开始,扒影壁墙,从福字开始拆,几锤子下去,墙是空的。懒爷从墙缝中摸出了一只铜锣,一个匣子。

懒爷打开匣子,里面有些钱财,还有一封信。信是父亲留给自己的,信上说:当你撬开这影壁墙时,肯定山穷水尽了。要么你敲锣打鼓重开张,用最后的钱财和父亲经营几十年的客户名单,从贩药材做起,重兴家业;要么你把钱花干弄净,从此敲锣乞讨当叫花子。

懒爷第一次哭了,号啕大哭。

咣咣咣,咣咣咣。第二天一大早,懒爷就敲响了铜锣。懒爷买了一辆马车,找来两个叫花子做帮手,拿着客户名册,开始了贩运药材的生意。从此,每天早上五更时分,老街就能听到锣声。三五年工夫,懒爷在老街又开起了药材铺子,重新圈起院墙,修整了雁翅影壁墙。

那年豫西水灾,懒爷四处采买防治灾后疫情的药材,挨家挨户赠送,还在大石桥上支起两口大锅,熬制药汤送给路人。有人说懒爷白白浪费了一个发大财的机会。懒爷说:“发国难财,理不正,心不安。”那年,老街是豫西唯一没有暴发疫情的城镇。

懒爷的好名声在老街叫响了,老街有了新俗语:懒爷敲锣——从头再来!

(《微型小说选刊》年18期,有删改)

15.根据小说情节依序填词,概括懒爷的传奇故事。(分)

祖业兴旺,懒爷①——家业②,懒爷扒墙——院墙拆光,懒爷读信——懒爷③,家道复兴。

16.懒爷父亲把信藏在雁翅影壁墙的“福”字里,此情节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说理由。(分)

17.结合文章内容,从色彩的角度,分析两文月色描写的作用。(4分)

“月朗星稀,银辉洒在影壁墙上,照着墙上的福字亮得刺眼。”(刘建超《懒爷》)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鲁迅《故乡》)

18.结合小说中懒爷转变的情节,想象一下,为小说续写合理的结尾。(不少于字)(5分)

懒爷老了,病了。感到余日不多的他把儿子单独叫到了自己床前,指着挂在卧室内墙头上的一只铜锣……

三(50分)

19.作文(50分)

盼望艾青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学会选择是一种生活态度:你可以选择洁白浪花中的奋斗,也可以选择铁链喧哗后的满足……请以“我的选择”为题,以班上同学为演讲对象,写一篇演讲稿。可叙可议。不少于字。

答案

1.正确1分,书体1分,美观1分。

2.(1)更上一层楼(2)一片冰心在玉壶()因思杜陵梦(4)会挽雕弓如满月(5)载不动许多愁(6)赢得生前身后名(7)零落成泥碾作尘(8)奉命于危难之间(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一空1分)

.辙萧jiáoxiè(一空一分)

4.(1)C\D\F(1空1分,顺序不影响得分)

(2)B(A“的原因”和“是因为”重复;C“穷凶极恶”为贬义词,与语境不合;D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促进”。)

()示例一:因为武松的兵器是(雪花镔铁)戒刀(或解腕刀、朴刀、哨棒)(1分),印章可以在中间刻一把刀(哨棒)或者把印章刻成刀(哨棒)的形状。(1分)

示例二:因为武松绰号叫行者(1分),印章可以在中间刻一个行者的图案或者把印章刻成武松作为行者的形象——头上带戒箍,项上挂念珠(数珠)。(戒箍或者念珠写出一个即可)(1分)

5.(2分)C(“咏喇叭”是题目,不是曲牌名。)

6.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一处1分)

7.(2分)B(A征发;开放B估计,揣摩C表并列表转折,却D灭亡逃跑)

8.(1)凭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富强,天下(诸侯)都不敢跟齐国对抗。

(2)况且韩、魏恐惧秦国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跟秦国交界。

9.苏秦的特点(写出一点1分,最多得分)有:能言善辩(口才过人),渴望建功立业(有远大志向)(1分),饱读诗书(富有学识、读书勤奋等),执着追求理想,对时局有敏锐的洞察力(有谋略,有战略眼光)。

:苏秦为赵国合纵的事去游说齐宣王道:“齐国南有泰山,东有琅邪山,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正是有四面要塞的金城汤池之国。齐国地方二千里,将士有几十万,军粮堆积如山。首都临淄有七万户人家,我私下考虑了一下,平均每户有三名壮士,三七就是二十一万人,根本不必征调远方的兵力,光是临淄的士兵本来就有二十一万人。临淄人民非常富庶,平常人都会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临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摩肩接踵,把衣襟连起来可成帷帐,把衣袖举起来可成幔幕,擦一把汗可以形成雨。家家生活都非常富裕,人人志气极为高昂。凭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富强,天下诸侯都不敢跟齐国对抗。不料如今齐国竟然往西去作秦国的附庸,臣私下实在为大王感到羞愧。

况且韩、魏所以恐惧秦国,是由于跟秦国搭界。假如韩、魏能够战胜秦军,那韩、魏军必然要损失大半,四面的边境就无法防守;假如韩、魏一战而败,那接踵而来的就是灭亡,所以韩、魏不敢轻易向秦国挑战,只好忍气吞声当秦的附庸国。现在秦假如攻打齐国,情形就有所不同,因为在秦国的背后有韩、魏(扯秦的后腿),同时秦军必然经过阳晋的要道,只要有一百个人守住天险,即使一千人也无法通过。秦国虽然想发兵深入,惟恐韩、魏从后偷袭。所以秦兵只是虚张声势威胁向齐出兵,实际上却犹疑不定不敢进攻,可见秦国不能攻齐已经很明显。大王不仔细估量秦国并不敢对齐国如何,反倒想要往西给秦国当附庸国,这就是群臣在谋划上的错误。现在齐国并无臣事秦国的名分,而具有强国的实力,但愿大王多加考虑!”

齐宣王回答说:“寡人有幸听得先生教诲,愿举国听从你的指挥。”

10.(分)A.(材料1文章提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但不属于作者表述的主要观点,其作用主要在引起作者对反省问题的思考)

11.(分)B(孩子在父母、老师的教导下去思考一些事情是“被要求”的反思,是自主反省的基础,但不是自主反省本身。)

12.(分)不能。朱熹为儒家代表,老子为道家代表,两者与第⑥节“如果把儒家和道家的关于反省的认知结合起来,就可以总结出一个关于反省的完整体系”的论述对应(1分)。朱熹的论述是关于怎样反省的基础,老子的论述则涉及“更广阔的角度”。(1分)两者结合使得“怎样反省”变得很丰富。(1分)

1.(4分)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肯定自己的成果并持之以恒;选好优秀的参照,在比较中明白得失;适当听取批评,从中获得灵感,改正自己的缺点。

14(1)(2分)人的一生需要不断反省,就是因为觉得会不断犯错误。(人会不断犯错误,就需要不断反省自我。)

(2)(2分)D

15.(分)浪荡(逍遥、败家等也可)败落(衰落、中落等也可)敲锣(改过等也可)(每空1分)

16.(分)合理。①因为雁翅影壁墙位于大门正中十分精美,体现庄重高贵的门庭,不会首选拆掉。②雁翅影壁墙上的福字有福气满门的美好寓意,藏信于此表达了懒爷父亲希望家业兴旺,儿子不会败家毁宅的美好愿望。③父亲临终时叮嘱懒爷打死不能卖宅子,他相信儿子良心未泯。④雁翅影壁墙一旦拆掉就意味着懒爷已走投无路,父亲的藏信才能发挥当头一棒的警示作用,让懒爷产生转变。(答出三点即可,每点1分)

17.(4分)①《懒爷》中的月色是银亮色,属于冷色调(或“月色是单调的银白色”)(1点),渲染了懒爷家徒四壁的凄凉氛围(1点),烘托了懒爷家败人亡走投无路的悲凉心情(1点)。②《故乡》中的的月色是金黄色,属于暖色调(或“描绘了深蓝、金黄、碧绿多种色彩,丰富明丽”)(1点),渲染了“我”想象中少年闰土刺猹时童话般美好温馨的奇幻氛围(1点),烘托了英雄般耀眼的少年闰土的形象(或答“烘托了‘我’对英雄般耀眼的少年闰土的喜爱与崇拜”)(1点)。(两文分析各2分,各答出两个得分点即可)

18.(5分)结合小说内容(铜锣及意义)2分,想象合理(对儿子的叮嘱,家风的传承)2分,语言流畅1分。

他告诉儿子这个铜锣背后的故事,当年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的自己,幸亏被父亲留下的信和铜锣敲醒了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才重有今日的家业。他希望儿子高挂铜锣提醒后代勤奋置家方才是持家之道。

Hello,伙伴们

长按







































白癜风有什么办法治疗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zjzlxjy/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