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类疾病
据统计
一个成年人平均一年感冒2-4次
小孩还要翻倍
那么,感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通常说的“感冒”其实包括了:
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
两者虽然在症状上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却是由不同病毒引起的不同疾病
普通感冒VS流感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VS流感病毒引起
不发烧或低烧VS高烧
头疼较少VS头疼明显
并发症少见VS可合并中耳炎\肺炎\心肌炎等
传染性弱VS传染性强
这些感冒病毒平时漂浮在空气中
或潜伏在我们的身上
一旦我们的免疫力下降
(着凉、劳累过度等原因)
他们就会趁虚而入。
故事通常是这样开始的:
感冒病毒可以通过飞沫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
或与被污染物品接触传播
当感冒病毒入侵时
我们鼻腔充当着第一道防线
鼻腔表面的纤毛会阻挡病毒的前进
(纤毛不是鼻毛
是一种肉眼看不到的纤维柱状上皮细胞)
同时
鼻腔粘膜分泌的粘液会将病毒包裹起来
并随着纤毛的不断摆动排出体外
但是也会有漏网之鱼
幸存的病毒会到达我们的咽喉
病毒会利用它的蛋白质外壳混入细胞内部
病毒借助被感染细胞的营养物质
不断复制自身
产生新的病毒
继续感染其他细胞
这时,我们的第二道防线:
在血管里四处巡逻的警卫——
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会闻讯赶来消灭敌人
激烈的战斗会让我们的咽喉感到疼痛
战斗产生的白介素让人体升温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烧”
这是人体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以此来减缓病毒复制的速度
(因此当体温大于38.5度时才需要进行退烧)
随着战争的不断深入
我们的“探子”——树突状细胞
终于收集到了足够的病毒信息。
他将信息传递给淋巴腺里的“王牌杀手”:
T细胞和B细胞
T细胞可以快速识别病毒信息
并发动身边的淋巴细胞一起攻击
兵力不够的时候还能自己复制扩充兵力
大火力消灭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B细胞识别病毒碎片后
迅速变身并产生抗体
追踪并固定新病毒
阻止病毒再次感染细胞
经过不断的战斗
越来越多的病毒被干掉了
它们的尸体会化成痰排出体外
经过一周左右
敌人终于全部被消灭了
我们的身体又恢复了健康
为了预防感冒,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一、保持身体健康,提高自身免疫力
包括加强身体锻炼
不熬夜、饮食营养均衡
二、保持健康习惯
远离传染人群或者戴口罩
经常洗手,室内注意通风
注意保暖不要着凉
END
绘画:嘣叽
医学顾问:徐海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qzl/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