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霄内龙村茅坪女子抬“三山国王走王”奔跑
2月10日,云霄县下河乡内龙村茅坪自然村热闹异常,村民争先围观田地里正举行着“三山国王走王”的民俗活动,4名青年女子抬着一副“三山国王”神像,在田地里分两组奋力奔跑。
现场锣鼓一催,鞭炮齐鸣,响声如雷贯耳,田间走王起点与终点各设旗帜为号,只见4名青年女子抬着一座“三山国王”木雕像奔跑,距离米来回奔跑,看谁跑得快,捉住另一座国王为一局。村民以此这种方式寄托,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民众安健的美好愿望。
据云霄县民俗专家方群达介绍,“三山国王”即大王巾山国王连杰、二王明山国王赵轩、三王独山国王乔俊。大王巾山国王连杰原为铁匠,死后被北宋太宗皇帝赵光义追封为“清化对德报国王”。二王明山国王赵轩原为教书先生,死后被追封为“助政明肃宁国王”。三王独山国王乔俊原为农夫,死后被追封为“惠威宏名应丰国王”。宋太宗为“三山国王”敕赐庙宇。台湾是三山国王庙和信众比较多的地区,有三山国王庙座。每年在正月初六,台湾地区台北也有举行此类活动。抬“三山国王走王”民俗活动,也见证了两岸一脉相承、同根同源。
(方章雄文高志坚图)
下河乡内龙村茅坪自然村女子抬“三山国王走王”奔跑。
云霄威惠庙举行民俗活动“烧柴井”烧出新年好兆头
2月7日晚,云霄县威惠庙人头攒动,热闹异常。这里正在举行民俗活动“烧柴井”,祭拜开漳圣王等活动。
在威惠庙广场,干柴堆足足有2米多高,叠成井字形。同时,柴井里面还塞进一大串的鞭炮。
“烧柴井正式开始”。随着一声令下,工作人员柳乌结等人相继点燃叠成井字形的“烧柴井”。瞬间,大火熊熊燃烧起来,夹杂着鞭炮声响起,一时间火焰冲天,场面蔚为壮观。
云霄县威惠庙管委会主任柳共和介绍,举行“烧柴井”民俗活动,是为纪念“开漳圣王”陈元光,寓意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幸福安康。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湖,唐显庆二年(年)农历二月十六日生,河南光州固始人。自幼聪颖好学,博通经史,喜读黄石公《素书》,熟谙《太公》韬略,十三岁领乡荐第一。唐总章二年随父归德将军、岭南行军总管陈政率军巩固疆域、拓边惠民、和融民族、播洒文明,维护唐朝实现国家多民族统一,创立了光辉灿烂的开漳文化,赢得了民众崇尚和景仰。他殉职后,历代帝王对其开发漳州的功业推崇备至,屡赠封号;民众则感其恩德奉为开漳圣王,庙祀馨香,千秋不替。陈元光从功臣到神祗的演化,融入了漳州人民深厚的民族情感。威惠庙是迄今漳台两地保存最完整的开漳宫庙,被誉为威惠祖庭。
(方章雄吴源鑫文图)
云霄威惠庙举行民俗活动“烧柴井”烧出新年好兆头
《闽南日报》社会新闻版1月31日,报道云霄威惠庙举行民俗活动“烧柴井”。
云霄莆美镇前涂蔡氏家庙致敬堂重修竣成庆典
云霄莆美镇前涂蔡氏家庙致敬堂竣成庆典
1月26日,云霄县莆美镇前涂村蔡氏家庙致敬堂重修工程竣成庆典仪式。吉日良辰,家庙庆成,慎终追远。
蔡氏家庙坐落于前涂城内东南面蔡家厝前,始建于明天启元年(年),由门厅、天井、两廊、殿堂组成,硬山式庙堂建筑。主殿面阔、进深各3间,石础杉柱,木拱瓜斗,驼墩枋桁,装饰八宝花卉、寿字纹样等雕刻彩绘。庙门横楣凸饰“济阳衍派”、“西林分支”两方朱文篆印,门前辟宽敞的大埕。
蔡氏家庙内祀明代工刑部尚书、著名清官蔡思充、夫人张鹤娘。家庙曾在清同治三年甲子(年),因云霄厅同知史恩绶、游击英俊弃城外逃铜山,诏安知县赵人成为避免战火陷诏,曾外援作临时指挥部,坐镇指挥莆美、前涂兵勇抗御太平军南方余部,因此具有较高民俗历史、民间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
致敬堂在为时较长的追索归还与整修工作中,经重建理事会精心运作和宗亲们倾力支持,工程按照文物维修原则有序进行。不仅美化建筑原有规制,还整治了周边环境,很好地重现闽台特色建筑风貌,焕发出巍峨壮观的雄姿。此中无不凝聚村内外蔡氏众裔孙共襄盛举的智慧和能力,为宗祠龛坛增光添彩。
云霄县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汤毓贤说,祠堂文化是促进海内外同胞缅怀先贤、共叙亲情的联谊金桥,是中华民族敬宗报本、叶落归根的传统美德,也是姓氏传承有序的文化纽带。蔡氏又是漳州迁台迁侨人数较多的姓氏。台胞与侨胞宗亲情系祖地,有着一脉相承的骨肉亲情,更有一种难以割舍、无可替代和历久弥新的根亲认同。
祖国改革开放后,迁台蔡氏后裔返回故乡寻根谒祖者络绎不绝。两地宗祠谱牒实现无缝对接,续写了同根同源、慎终追远的新篇章,并建成承载中华优秀家风家规的平台,辟为一道美丽人文风景。蔡氏裔孙同修宗祠、共筑神圣的精神文化家园,加强云霄县开展对台对侨文化联谊、推进祖国和平发展的愿望。
汤毓贤介绍,明代工刑部尚书、著名清官蔡思充(~年),字宝卿,号元岗。云霄县火田镇西林村。万历三十五年(年)进士。蔡思充初任浙江东阳县(今东阳市)知事,除弊兴利,操守清廉。其清廉声望向为世人所敬仰,成为云霄十廉吏之一。
蔡思充两次罢官回籍,都致力城乡建设。首倡建造下河城堡,边集资、边捐俸,惨淡经营,终于建成长0多米的城堡,为下河乡下河村防御山贼海寇增多一层保障。他于天启六年(年)发动乡民开凿两条沟渠,分别引水2公里和0.5公里,灌溉亩望天田。
崇祯二年(年),蔡思充再度起复在南京任职。当时崇祯皇帝朱由检刚愎自用,猜忌多疑,首辅多半庸奸,而且清兵犯关,民军蜂起,明廷已经危若累卵。崇祯十五年(年)五月,思充联合南京一些官员上表乞求“别忠佞以安人心”作为最后的呼吁。同年六月,因病乞归。八月二十四日,行至莆阳逝世。享年83岁。
(方章雄张志民文\图)
云霄县博物馆馆长、研究员汤毓贤致辞。
云霄莆美镇前涂蔡氏家庙致敬堂重修竣成庆典
《闽南日报》社会新闻版1月28日报道,云霄县莆美镇前涂村蔡氏家庙致敬堂重修工程竣成庆典仪式。
云霄莆美镇前涂蔡氏家庙致敬堂重修竣成庆典
《闽南日报》社会新闻版,1月10日,刊发报道。
《海峡导报》漳州新闻版1月10日,刊发报道。
老人深夜突发心肌炎警民联合施救终脱险
1月7日凌晨1点多,云霄县联兴物业尚都花园内,一名老人突发心肌炎,昏倒在客厅地板上,情况危急。物业值班员、民警合力进行救助,医院救治,最终通过抢救老人脱离了危险。
老人深夜突发心肌炎警民联合施救终脱险
谢勤杰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与幸福。改革开放成就了辉煌中国,也成就了正当盛年的我。
谢勤杰:40年来的摄影之路
昨天,笔者专程釆访云霄县摄影家协会主席谢勤杰,聆听他讲述40年来的摄影之路。
谢勤杰说,如今已进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男女老少手中皆有智能手机,且像素之高几乎可以同单反相机媲美,只要有移动数据或WIFI的地方,人们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社交软件、自媒体分享各种照片,传播速度之快,真是今非昔比。不管摄影未来将走向何方,它早已在各个领域及人们的工作、生活中越来越重要了。
上世纪60年代末,谢勤杰的父亲谢鹏志按时代要求,在上山下乡大潮中来到了云霄县莆美公社前涂大队插队。那年,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吹响。就在这一年,父亲谢鹏志终于落实政策回到鼓浪屿。谢勤杰和母亲、姐弟3人跟随父亲一起来到厦门鼓浪屿生活。回到厦门后,父亲安置在鼓浪屿日光岩风景区当一名摄影师。孩提时代的谢勤杰虽然懵懵懂懂,但父亲背着一台海鸥照相机在日光岩上为来自各地游客拍照时,那飒爽英姿的高大背影,还是深深的烙印在年幼谢勤杰的脑海中,他梦想着自己长大也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摄影师。
80年代初,当时是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粮、油、肉、布等所有的生活用品全凭票供应,由于谢勤杰和母亲、姐弟3人的户口在云霄乡下,母亲没有固定工作,除了打理家务,剩余时间只能打打零工。瞻养家中老人、全家人的生活费及姐弟3人的学费等等,全靠父亲微薄的工资,当时生活非常贫寒。
年,父亲因单位业务不景气加上改制,遭遇下岗。这时候,坚强的谢鹏志做出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决定——下海创业,他要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回来云霄县城开家照相馆,养活家人。那年,谢勤杰举家从鼓浪屿迁回云霄。父亲向亲戚借款购置了二手的、照相机各一台,骑着脚踏车奔走于云霄周边的风景区给游客、群众提供照相服务。
谢勤杰清晰记得,回云霄第二年,父亲租借了一间位于中山路9平方米的店铺,购置了暗房所需的放大机、相纸、显影盆、药水等设备和耗材,自己动手制作了曝光箱、摄影道具,请美术师画了几张背景布,请木匠、油漆匠做了个小招牌和柜台,就这样,一家小型照相馆就开张了。说是照相馆,其实就一个家庭作坊,父亲主要是拍照和暗房冲印,谢勤杰姐弟3人放学后做完作业,都会在店里帮忙。每逢春节等节假日,可以说是全家总动员,忙得不亦乐乎。从此,父亲近到县政府拱桥、人民会堂、莆美岩、白塔岩,远到树洞岩、剑石岩、海月岩等地,都留下了父亲辛勤的足迹。
年,刚上小学二年级谢勤杰,一放学,就围在父亲身边,看着他给客人拍照,父亲会时不时的和我讲述摄影原理,并教他在不同场景、不同光线条件下光圈、快门应如何匹配、如何进行合理构图、如何与被摄对象进行肢体或语言交流等等。在父亲的启蒙下,谢勤杰很快就熟知了摄影原理并掌握了摄影的基本技巧。后来,父亲开始让谢勤杰走进暗房,教他暗房冲印、放大技术,从泡制显影液、定影液、冲胶卷到洗相片,根据底片的曝光度来选择1至4号相纸和曝光时间,显影、定影、漂白、烘干到切花边。也许是对这门摄影的挚爱,谢勤杰没多久就把整个暗房冲印流程都一一掌握了。
谢勤杰在读小学和初中的那几年时间,每学年的春、秋游,班里的照相工作都由谢勤杰负责。回来后,谢勤杰冲胶卷和洗相片,然后拿到学校,分发给老师和同学们,小伙伴们都开心得不得了。正因为有一台海鸥照相机,谢勤杰小小年纪,既会照相又会洗相,大家都向他投来羡慕的眼光,谢勤杰都成了小伙伴们崇拜的偶像,那种自豪感就甭提了。时到今日,每当谢勤杰打开抽屉,欣赏着当年为老师、同学们拍摄且由自己冲洗的已经泛黄的珍贵老照片,回忆起当年那段青涩的如歌岁月,都会禁不住感慨万千。
谢勤杰到了初中阶段,在父亲的指导下加上自身的不断摸索,谢勤杰的摄影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拍摄题材已不限于拍摄普通的人像、生活照,更多的涉足纪实、人文、风光、艺术等题材,能够利用多重曝光、慢门等特技,还采用艺术镜头、多棱镜头、各种滤镜等辅助器材来提升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思想深度,并开始尝试参加国内各种摄影比赛和向报媒、杂志社投稿。
年教师节,谢勤杰的摄影作品《蜡炬成灰泪始干》被刊登在《青年导报》上,这是谢勤杰的摄影作品第一次见报,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创作热情。转眼到了90年代,谢勤杰从学校毕业以后,选择了热爱的事业——摄影。当时国内的摄影市场早已不再是80年代那样简单,商业摄影、婚纱摄影、摄像、纪录片已席卷整个业界。谢勤杰瞄准市场空白,购置了玛咪亚RB-67大画幅相机、灯光设备及婚纱、礼服、道具等,在云霄率先开展婚纱摄影和人像写真业务。同时,谢勤杰购置了云霄县第一台松下M7摄像机,为云霄的老百姓提供摄像服务。在云霄县有线电视台尚未正式开播之前,为云霄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拍摄新闻,并乘车前往市区,送漳州电视台播出。
进入新世纪以来,谢勤杰创办的公司工作重点趋向以广告传媒、文化传播、建筑装饰为主。虽然相比过去拍照的时间少了,但摄影仍是谢勤杰持之以恒的艺术追求,外出采风、投稿参赛、参展成了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7年至年6月,由于上级文联组织和会员们的信任,谢勤杰在第四届和第五届云霄县摄影工作者协会中担任副会长。
年7月,云霄县摄影家协会成立,谢勤杰当选为协会首任主席。担任县摄影家协会主席以来,谢勤杰从一个单纯的摄影工作者、摄影艺术爱好者,转变成为基层摄协负责人,谢勤杰说,作为基层摄协负责人,我觉得身上的责任大了、肩上担子重了。在摄影艺术道路上,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艺术造诣。“摄影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对人和事、景和物的记录或对摄影作品的欣赏而已,一张好的作品也已不仅仅是陶冶人们情操或呈现大好山河、颂扬人间真善美、记录世间百态、反应社会焦点,它起到的作用,小到能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命运,大到能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共识。
谢勤杰说,摄影记录时代,用光用影用情怀;聚焦人民,见物见人见精神;苦练内功,有技有艺有创新;放眼世界,传形传神传气韵;砥砺内心,立德立行立功业”。回首摄影之路,谢勤杰深切地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日的繁荣富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今天的成长与幸福。改革开放成就了辉煌中国,也成就了正当盛年的我。
谢勤杰决心继续追光逐影,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改革开放,记录成长进步,记录我们的欢笑与思考,记录我们的梦想与追求,记录时代的进步,永远做一个与时代同行的快乐摄影人。
(方章雄文高志坚图)
云霄下河世坂"帝君入庙"举行开光庆典
大型潮剧现代戏《向东渠》赴福州参加省第27届戏剧会
《福建日报》12月3日,载文称赞潮剧现代戏《向东渠》回溯大爱无疆,团结协作,不怕牺牲的向东精神。
(方章雄文戴园笙图)
唐淑婷微型散文诗集《在一首诗里弹响你》出版
近日,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云霄县作家协会主席、女诗人唐淑婷微型散文诗集《在一首诗里弹响你》,由北京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
女诗人唐淑婷,一位纤细婉柔的一位闽南才女,笔墨如点点荧星,飞动在一片片花瓣中,把散文诗雕琢成晶莹透亮的珍珠,娉娉婷婷璀灿诗的心境。
《在一首诗里弹响你》微型散文诗的特色在于字数精简至三段以下、一百字以内,短小的篇幅中抒发所见所感,书中散文诗优雅秀美而又清纯悠扬、洁净高丽而又崇高雅致、热烈如火,继而弥漫着人性真、善、美的至爱,带来一股无法抗拒的浪漫郁香的诗风,开拓了散文诗的新流派、新风格,诗集富有哲理的语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构造、布局、意象、心律、情景、色彩都完美鲜活,值得一读。
据了解,女诗人唐淑婷已有0多首作品发表于国内外各诗刊报纸,多次荣获国内诗赛大奖,著有个人诗集4本,二人合集1本。
(方章雄文图)
昔日神农尝百草,我今护囿惠众仙。奇峰拱照保生殿,报得无忧为养身。——游百草园/汤毓贤
昔日神农尝百草,我今护囿惠众仙。奇峰拱照保生殿,报得无忧为养身。——游百草园/汤毓贤
云霄雨润慈善公益代表前往竹塔村慰问80岁以上老人,给位老人送去羽绒服。
《福建日报》10月19日,报道云霄雨润公益前往竹塔村为位老人送去羽绒服。
《闽南日报》社会新闻版10月19日,报道云霄雨润公益前往竹塔村为位老人送去羽绒服。
云霄漳江口“海上森林”引四方游客共赏
《福建日报》10月12日刊登报道,云霄“海上森林”引四方游客。
厦门李氏,和平乡莆顶村大合照。
回眸历史,缅怀先贤,被明朝皇帝追封的李靖一直被莆顶村人引为自豪。
9月27日,《闽南日报》社会新闻版报道,厦门海沧74岁的老人李国平,云霄和平乡莆顶村寻根成功,完成了祖辈的遗愿。
厦门李氏云霄和平乡莆顶村寻亲之旅
林菁:奋斗的春秋辉煌的明天
云霄修缮紫阳书院拓展成为弘扬朱子理学基地
9月17日《闽南日报》社会新闻版进行报道。
渡头岩黄大仙宫夜景。
云霄渡头岩举行"孔夫子入庙"开光庆典仪式建孔夫子庙旨在弘扬孔子儒家精神
云霄渡头岩首家孔庙夜景。
云霄渡头岩玄武宫夜景。
精彩推荐
点击进入阅读原文。
云霄企业家联合开展励志奖学28名优秀高考学子获奖
云霄威惠庙举行民俗活动“烧柴井”烧出新年好兆头
老人深夜突发心肌炎;警民联合施救终脱险
云霄莆美镇前涂蔡氏家庙致敬堂重修竣成庆典
谢勤杰;:40年来的摄影之路
云霄下河世坂"帝君入庙"举行开光庆典
大型潮剧现代戏《向东渠》赴福州参加省第27届戏剧会演
大型潮剧现代戏《向东渠》漳州首演弘扬向东精神
马铺乡百草园举行授牌、揭牌仪式
云霄雨润公益前往竹塔村为位老人送去羽绒服
云霄联合开展《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99重阳节”灯谜晚会》专题灯谜晚会活动
林菁:奋斗的春秋辉煌的明天
云霄漳江口“海上森林”引四方游客共赏
厦门李氏云霄和平乡莆顶村寻亲之旅
云霄下河乡龙兴奖教助学促进会举行中秋座谈会
云霄修缮紫阳书院拓展成为弘扬朱子理学基地
云霄吴文化研究会、吴氏理事会奖励年高考优秀生
云霄龙兴奖教助学促进会奖励17名优秀高考学子
云霄举行金秋助学帮助高考学子圆梦
云霄慈心明德会爱心人士给贫困老人送去七夕节美好祝福
云霄渡头岩举行"孔夫子入庙"开光庆典仪式建孔夫子庙旨在弘扬孔子儒家精神
云霄云阳方氏助学奖学基金会奖励78名高考学子
云霄云山书院奖励32名优秀学子
云霄太一普门堂、云霄慈心明德会前往下关帝庙恭迎关圣帝君出巡
云霄发现明代漳州名贤林偕春祖父林琥的墓地和一批瓷碗
云霄莆美高塘村元帅爷公庙再现马仁将军刚强威猛
65年前"人民功臣”牌匾见证方树德英勇作战光辉一生
云霄发现一张清代天地会入会的凭证
70年代油画作品《毛主席去安源》表现毛泽东争取解放全国人民的雄心壮志和必胜信念
云霄收藏家龚楠淘到四封侨批海外游子故土情深跃然纸上
云霄单手画家张志成创办画室锲而不舍绘人生
云霄修缮秋瑾故居将开辟秋瑾纪念馆
方建武:让古典题材再现非遗木雕之上
蔡红专:老地名的收藏者
画家方宋:红树林的“蟹逅缘”
林阿扬:雕刻赋予木头生命
方富强:退而不休,让他老有所乐
云霄七旬老人张美生收藏民国钱币多种
黄荣来:“我要多做实事,回报社会”
云霄下河乡内龙村茅坪抬“三山国王走王”奔跑祈福
云霄奇特的婚俗新郎“抹黑脸”新郎涂黑脸拜堂来成亲
云霄发现一幅明代工刑部尚书蔡思充画像
云霄下关帝庙修缮完成顺利竣工并举行落成庆典
云霄:又一尊开漳圣王雕像成为城市新地标
云霄两位企业家资助24名寒门学子
云霄县马铺乡枧脚庵修缮完成并举行庆典
云霄县收藏家协会宣告成立
佳洲村后墩开漳圣王文化公园暨开漳圣王庙举行落成庆典
云霄发现年日文版《掌中满州国全图》日军侵华罪行又添铁证
云霄马铺乡小伙子罗铭东勇夺国际散打成人组56公斤级比赛的冠军
云霄发现一张年日本绘制的台湾军事地形图
漳浦杜浔院边院前北山普光寺举行开光庆典
好隆重!云霄县作家协会召开代表大会并产生新一届理事会
马来西亚雪隆汤氏宗亲团前来云霄郊洋村寻根谒祖
台湾嘉义县台胞冒雨前来云霄英济祖宫寻根谒祖
张耀堂文史作品《巨贾春秋》正式出版
云霄下坂鼓山忠义庙祀仁勇威显关圣帝君
云霄县作家协会方章雄代写法律诉讼,房产交易、中介、过户手续。联系手机:59670238
《闽南日报》年优秀通讯员。
方章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qzl/5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