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心肌炎治疗疗程 >> 正文 >> 正文

手足口病毒来袭5招护娃不被传染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21-7-29

最近,让爹妈担惊受怕、让学校闻风丧胆、让宝宝哭闹受罪的---凶猛疾病又卷土重来了——手足口!

怎样预防,保护宝宝不中招?如何第一时间判断是否被传染?万一得了手足口该如何护理?

别惊慌,小贝教你打败凶猛病毒,守护宝宝健康!

手足口,为啥专“欺负”宝宝?

!

超级易传染,5岁下最爱中招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就是“病从口入”。

敲黑板

手足口非常容易传染,6月龄到5岁内的娃,是手足口病的主力部队;3岁以下宝宝最易发展成重症(少数患病的宝宝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家长千万要重视!

!

“遛娃神器”,有可能是传染重灾区!

①海洋球池

深受小朋友喜欢的海洋球池,会留下不少汗液、口水,清洁状况令人堪忧。没有消毒的海洋球,就变成了细菌病毒的“海洋”,存在传染手足口病的风险。

②摇摇车

摇摇车这样的公用儿童游乐设施,几乎没什么人维护,做不到及时消毒,很容易交叉感染。

!

成人也是传染源,不出门也有风险!

有的家长说了,我们孩子哪也不去就安全了吧。千万别忽略了手足口的另一个超级传染源——成人!(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因为大人被感染后一般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容易造成隐性传染。

小贝提示

如何预防成人传染儿童

1、大人外出回家,应先洗手洗脸、换衣服,再与孩子接触。

2、打喷嚏时,注意遮掩。

3、不要和宝宝共用餐具、毛巾等。

4、给宝宝换尿布前后要洗手。

5、保持家里的环境卫生,衣物和用具要勤清洗、晾晒,定期消毒。

宝宝出现这些情况,快就医!

!

手足口,怎么判断?

起病较急,最初症状为发热,随后口腔粘膜出现零散的疱疹,手、足和臀部会出现斑丘疹、疱疹。可能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宝宝可能并不发热,仅表现为皮疹。

!

有这6种情况,快就医!

虽然一般情况下,手足口病会在7天左右自愈,但也有很小比例发展成重症,比如脑膜炎、心肌炎等。但如果宝宝出现了以下情况,马上带孩子就医:

小贝提示

判断呼吸异常的方法

安静状态下(体温正常时)1岁~5岁>40次/分钟、2月~12月龄>50次/分钟视为呼吸增快。

如果持续或反复出现呼吸增快或呼吸困难,需要及时就诊。

宝宝中招,这样治疗+护理效果棒

发烧太难受

如果宝宝体温高于38.5℃时,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这两种药物有一定的止痛效果,也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疱疹和溃疡造成的疼痛。

嘴里起泡疼

保持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或用软布蘸生理盐水轻轻擦拭。

疱疹怎么办

如果宝宝身上的疱疹未破溃,可以选择涂以炉甘石洗剂;但如果疱疹破溃,可以涂刺激性小的碘伏,并注意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勤剪指甲、保持患处卫生,勤换干净衣物。

不肯吃东西

因为口腔内的疱疹会使宝宝疼痛难忍,所以在饮食上,尽量喂食烹饪软烂或流质、半流质的食物,宜清淡、可口、易消化为主。

记住“温凉、软糯、清淡”这三个关键词,让娃吃得舒服一点。避免过咸、过酸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刺激伤口。

敲黑板

抗生素、抗病毒药,不是万能药

手足口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限性疾病。跟感冒一样,没有特效药,也不一定非得吃抗生素、抗病毒药。给娃用药,一定要遵医嘱。

如果宝宝感染,等痊愈后最好在家继续隔离一周,以防传染给别人。

预防手足口,疫苗帮大忙!

因为没有特效药,所以预防就是最好的治疗!除了勤洗手、多通风、合理消毒,少去人多的地方,预防手足口的最好办法就是——及时接种疫苗。

手足口可以接种EV71疫苗(二类疫苗),对肠道病毒71型(也是最危重症的一型)感染的保护率达90%以上!

建议6个月~5岁宝宝,应尽早接种手足口疫苗,能够有效减轻因感染EV71病毒而引发的手足口重症及死亡率。

疫苗快问快答

①手足口疫苗怎么打,打几针?

打两针,每针之间间隔一个月。

②每年都打吗?

不需要,最新研究数据显示两针之后保护效力能够持续5年。

③多大的娃,可以打这个疫苗?

6月以上、5岁以下,越早接种越好。5岁以上不建议接种。

④得过手足口的娃,还需要接种吗?

建议打,如果是别的肠道病毒引发的手足口,仍有可能中招EV71。

文章及手绘图片来源:飞鹤星妈会

已授权

贝贝熊招商加盟火热进行中.......

加盟--

加盟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lc/65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