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
金秋时节,金桂飘香,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71华诞。国庆恰逢中秋,圆月当空,红旗飘扬,我们共浴祖国华诞的荣光.巢湖市滨湖景城幼儿园全体教职工提前向您送上节日的问候!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年国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精神,现将幼儿园年国庆节、中秋节双节放假安排通知如下:
9月27日(周日)幼儿正常入园
10月1日-10月8日:国庆节、中秋节放假共8天
10月9日(周五):幼儿返园
10月10日(周六)幼儿正常入园
祖国欢度中国情万岁国庆节的由来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年12月3日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
年国庆节是祖国71周年华诞,让我们一起来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吧!
今年的国庆假日和以往的国庆假日有所不同,也包含着我们的四大传统节日——中秋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仅此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古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中秋习俗01
赏月祭月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制度,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如今,赏月成为中秋佳节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02
观潮
中秋观潮的习俗由来已久。“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03
吃月饼
“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语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一大象征。
04
猜灯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在聚集在一起,猜灯谜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05
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想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06
赏桂花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阖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佳节的一种美的享受。
假期温馨提示
为了能让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安全、有意义的中秋国庆双节,请家长朋友配合幼儿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交通安全
①注意幼儿的交通安全,不让幼儿独自过马路,或在街上乱跑。
②过马路不闯红灯,要左右看,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③行走时不要东张西望或边走边玩。
④坐车时不要将头手伸出车窗外。
⑤不让孩子坐副驾驶,不让孩子在车上走来走去。不让孩子独自一人留在车内。
⑥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并按照政府发布的相关指引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护。
2.防拐防骗
①不独自一人外出,逛商场或旅游等不乱跑。
②不随便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③和爸妈走散,找警察、保安、广播室、商场工作人员等。
④记住家庭地址和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
⑤让孩子牢记防拐防骗的儿歌,如:陌生人,给吃的,不要拿,不要吃;
陌生人,来搭讪,不说话,转身走;
陌生人,抱你走,抓住栏杆不松手。
3.居家安全
①不让孩子独自一人在家,以防发生意外事故。②不攀爬阳台、门窗或其它高处,防止跌落。
③不玩插座和开关,以防触电。④不玩打火机和点着的蚊香,以防烫伤或引起火灾。⑤不玩尖锐或易碎的物品,以防割伤划伤戳伤。⑥不把手伸进风扇叶,以防受伤。
⑦药品一定要妥善保管,以防误食。⑧热水壶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以防烫伤。⑨煤气阀门要及时关闭,严防煤气中毒。
4.防火防电防溺水
①教会孩子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②不玩火,如火柴、打火机、蜡烛等。
③不玩电源插头插座,更不能用手或导电物伸进电源插座内。④教给孩子火灾自救知识,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
⑤提醒幼儿不去河边、湖边、水渠边玩耍,以防意外发生。
5.严防传染疾病
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日渐寒冷,幼儿机体适应能力下降,造成呼吸道传染病的蔓延扩散,为了增强传染病的防范意识,提高预防知识水平,作为家长要对这些常见传染病掌握一些必备的基本常识,以便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及早治疗,从而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和并发症。
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传染源为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在发病前的最初三天,传染性最强。
主要表现:起病急聚、通常有38摄氏度以上的高烧、剧烈头疼、精神不振、厌食、肌肉疼痛、咳嗽、鼻塞、红眼等症状,有些会出现流涕、喉咙痛、呕吐、腹泻、肌肉痛和疲倦,其中一些患者还出现腹泻和呕吐症状。
手足口病
手足口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以手、足部皮疹及口腔炎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5岁以下的婴幼儿多见。其症状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本病的预防很重要,要“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晒衣被。”家长和幼儿都要讲究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在流行季节要少带宝宝到公共场所游玩。教育宝宝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
本病无免疫性,患过本病后如不注意预防,还会再发。
疱疹性咽颊炎
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疾病,好发于夏秋季,是由许多A组柯萨奇病毒,偶尔也有其他肠道病毒所引起,。其特点为疱疹性溃疡性粘膜损害,常见于婴幼儿。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起病2日内口腔粘膜出现少数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泡破溃变为浅溃疡,并发症少见,症状一般7日内消失。
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罕见疾病,一般用药一周后就可以痊愈,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多发于冬春季节。此病主要是由飞沫传播,接触了患者使用的食物、餐具、玩具等也可发病,幼儿患病一次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
感染流行性腮腺炎后,首先出现发热、头痛、浑身酸痛、四肢无力、流涕、咽部红肿等症状,1—2天后腮腺肿胀,一般一侧腮腺肿痛1—2日后另一侧肿。腮腺肿胀以耳垂为中心,耳下明显,肿胀处不红、发亮,张口、触压时疼痛。发热在3—5日后退去,腮腺肿胀约1—2周后消退。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对儿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另外,患有该病的患儿应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失为止,避免疾病传播。
预防要点:
1、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锻炼,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以提高孩子自身免疫力。
2、居家室内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人群聚集、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3、由于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所以避免孩子接触有流感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的患者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4、注意膳食营养及饮食卫生,及时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喝温开水。
5、根据天气变化适时给幼儿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6、严格按照儿童计划免疫针对性的预防接种,提高对传染病的免疫力。
7、每天积极主动配合幼儿园晨检,并重视保健医提出的建议。
8、留意孩子的健康情况,发现有发热、咽喉发红、出疹等症状医院就诊。
该病多数病例病情轻微,只需要对症治疗即可痊愈。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致命性并发症。该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家长不必惶恐。
孩子的平安与幸福,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希望家长和孩子度过一个安全、祥和、快乐的国庆&中秋节假期,请您做好幼儿安全教育,在节假日期间切实负担履行起监护孩子的重任,陪伴孩子共同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lc/6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