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心肌炎治疗疗程 >> 正文 >> 正文

医案顾仁樾治疗心肌炎后遗症1则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18-1-16

/9/3

初诊

姓名:李某性别:女年龄:43岁

主诉:胸闷心悸一月

现病史:患者十余年前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平素偶有胸闷心悸。近一月来,胸闷心悸时作,伴气短,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尤甚,全身乏力,多汗,无胸痛,无发热。08年8月16日外院查EKG:室早二联律。Holter:房早3次/23h,室早次/23h,部分呈三联律。心超:EF:65%,未见异常。服用莫雷西嗪、比索洛尔、曲美他嗪。08年8月30日外院复查EKG:室早三联律,但症状未见缓解,时有胸闷心悸、气短,故来我院就诊。刻诊:患者胸闷心悸,五心烦热,气短,乏力汗出,盗汗,胃纳不香,口干,夜寐尚安,二便尚调。查体:神清,BP:/70mmHg,HR:次/分,律不齐,可及早搏9-10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压迹(-)。舌质淡有瘀痕,苔少,脉细结代。

辅检:(08-8-24外院)EKG:室早三联律。Holter:房早3次/23h,室早0次/23h,部分呈三联律。心超:EF:65%,未见异常。诊断:中医:心悸气阴两虚兼血瘀症

西医: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频发室早辨证证型:气阴两虚,瘀阻心脉治则:益气养阴,宁心复脉,活血化瘀方药:炙甘草汤加减:

炙甘草15党参30生地12

麦冬12葛根15苦参15

白果12丹参30川芎12

三七12赤芍15白芍15

山茱萸12杜仲12桑寄生12

黄精12神曲15×7贴

/9/24

二诊

患者胸闷心悸,气短较前明显好转,偶有腰酸乏力,夜寐欠安,多梦。口干口苦。查体:神清,BP:/75mmHg,HR:80次/分,律不齐,可及早搏2-3次/分,未及病理性杂音。舌质淡有瘀痕,苔薄,脉细结代。

辨证证型:气阴两虚,兼有瘀血治则: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活血通脉方药:原方易生地为熟地12,去山茱萸、杜仲、桑寄生、黄精、六神曲,加女贞子12、旱莲草12、枸杞子30、龟甲12、煅龙骨30、煅牡蛎30×14贴

服上药一月余,已无明显胸闷心悸,继以前法调理,诸症渐平。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患者胸闷心悸,不能自主,当属心悸病范畴。古代医家对心悸之病因病机有精确的论述。《内经》认为病因为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诸病源候论》指出:“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府为风邪所乘,或恐悸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动不定”。朱丹溪责之虚与痰,王清任《医林改错》则强调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患者中年女性,病毒性心肌炎后,心律失常。顾师认为,对于心悸之辨证,首先必须分别病情的邪正虚实,而该类病证多以虚为主,本虚标实。正虚(心气虚和心阴虚)是本病的内因,痰与瘀是本病的继发因素。气虚、阴虚、痰浊、血瘀构成了心悸病机的四个主要环节。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患者中年女性,有病毒性心肌炎病史,曾感受过时行病毒,病邪内传扰心,心失所主而发为心悸。病程已久,耗气伤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心失其养,故见胸闷心悸时作。气血双亏,气阴两虚,故见气短,五心烦热,乏力汗出,盗汗。又久虚致瘀,瘀阻心络,心跳不宁,脉结代。舌脉均为气阴两虚,兼有瘀血之佐证。治当益气养阴,宁心安神,活血通脉。用药当辛甘与酸甘相参,和润平稳;益气养阴中兼以理气通络,而不蛮补。

首诊方用炙甘草汤加减。炙甘草补气生血,养心益脾,缓急定悸;生地滋阴补血,充脉养心,《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二药共为君药,益气养血以复脉之本。党参补益心脾,合炙甘草则养心复脉,补脾化血之功著;麦冬甘润养血,配生地则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之力尤彰;丹参一味,功同四物既能补血,又能化瘀;川芎、三七活血化瘀,行气宣痹,使之补而不滞;白芍、赤芍养血和营;苦参护阴宁心;白果敛肺定喘;葛根祛风除湿,现代药理表明,葛根含黄酮甙,能扩张脑血管和心血管,增大脑血管与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从而能解肌达邪,舒缓痉挛;山茱萸、杜仲、桑寄生、黄精补益肝肾,精血同源,生化无穷;六神曲健脾消食。

顾师认为,并非所有的心律失常都可用炙甘草汤治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条文中的“伤寒”二字不可忽视,是“脉结代,心动悸”的病因,也是病理形成过程。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是指多种外感热病的总称;狭义伤寒为受寒邪,感而即发的病变。《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所谓“伤寒有五”,即是广义的伤寒,而五种之一的“伤寒”,即是狭义的伤寒。从现存较早的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和明·赵开美影宋刻本《伤寒论》,医院校教材《伤寒论释义》和《伤寒论选读》,均将该条文载入“太阳篇”,表明历代医家多认为该文中的“伤寒”为太阳表证。而在“太阳篇”里又分别论述了中风、伤寒、风温等病证,可见太阳病篇的伤寒应为狭义的伤寒,由此可推断,导致“脉结代,心动悸”的病因为外感风寒之邪。顾师的临床观察发现,炙甘草汤对于外感之后的“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疗效较好。联系现代医学,对于各种急性外感病所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之心律失常、心慌心跳,效果满意;而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等伴发的心律失常,则疗效不佳,甚至使病情加重。临证时,阴虚较甚,舌光而萎者,易生地为熟地,加强滋补阴血之力;心悸怔忡较甚者,加酸枣仁、柏子仁等以助养心安神定悸之效,或加龙齿、煅龙骨、煅牡蛎以增重镇安神之功。本例患者病毒性心肌炎后,胸闷心悸,辨病属心悸,证属气阴两虚,符合炙甘草汤证治,予以炙甘草汤加减后,胸闷心悸明显好转,再次验证了本方复脉定悸的功效。

温馨提示:

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及处方。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顾仁樾工作室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较好
白淀疯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lc/1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