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同时各种致病细菌生长,繁殖加快,夏季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加之幼儿年龄较小,免疫力弱,很容易被传染。
京师辅仁幼儿园提醒广大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幼儿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措施。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高浓度的气溶胶也存在传播可能。日常预防
1.佩戴口罩。推荐选择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2.保持距离,避免聚集。尽量避免带幼儿去人多、密闭性场所,尽量取消亲友间的聚餐活动。3.减少出行,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做到非必要不出省,出省后及时向班级老师上报行程轨迹。4.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就医;注意个人及幼儿的日常防护,如有异常及时和老师联系,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乏力、等症状,应佩戴好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排查和诊疗,就医。手足口病
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般全年均有发生,5―7月为高发期。
足口病一般症状较轻,大多数患者发病时,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较重,可并发脑炎、脑膜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日常预防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患儿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6、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7、托幼单位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8、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地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
流行性腮腺炎
常侵犯2岁至15岁的儿童,典型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为非化脓性,触之有弹性和疼痛感,民间称之为“猪头肿”。
患儿常有畏寒、发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恶心、呕吐、嗜睡等症状。腮部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而持续四至五天后逐渐消退。
腮腺炎病毒可侵犯生殖腺(睾丸、卵巢)及脑、心肌等一些组织器官,并发脑炎、心肌炎等,其中并发睾丸炎、卵巢炎可能影响生育功能。
由于儿童自身的免疫力也比较差,所以要更加注意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日常预防
1、个人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婴幼儿可通过小儿推拿增强抵抗力,大点的宝宝可以推拿和勤锻炼结合,效果会更好)、多喝水。这是常见的腮腺炎的预防方法。
2、如发现异常症状,及早治疗。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的情况,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3、接种疫苗。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
4、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出行要慎重。这也是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方法,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麻疹
由麻疹病毒引起,传染性强,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而且即使是有接种过麻疹疫苗或者患过麻疹史的宝宝,也不能绝对的规避感染。麻疹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主要集中在3-6月份。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红色斑丘疹为特征,严重的可出现中耳炎、腹泻、肺炎、脑炎等合并症,甚至危及婴幼儿生命,是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麻疹患者是惟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眼结膜、鼻、口咽和气管等分泌物中,通过打喷嚏、咳嗽和说话等的飞沫传播,也可由衣服、玩具等间接传播,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日常预防
1、加强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
2、隔离患者。麻疹传染力强,在流行期间,患者不宜去幼儿园、商场等公共场所,做到“病人不出门,医药送上门”,直到出疹后5天。
托儿所、幼儿园要设置临时隔离室对患者进行隔离。对接触者应进行隔离观察2~3周;如无症状,才能回班活动。麻疹患者停留过的房间应开门窗通风20~30分钟。
在接触患者后应脱去外衣洗手,或在户外活动20分钟后再接近易感者。
3、麻疹流行期间尽量少带健康孩子去公共场所(医院),少串门,以减少被感染和传播机会。
4、注意个人、饮食、及环境卫生,不挑剔食物,多喝开水。
暑期在即,小编在这里温馨提示大家,如非必要,请不要离开本市,不去人流密集场所,带幼儿出行时,不去室内游乐场,多去户外自然环境玩耍,帮助孩子增强免疫力,强健身体。END
图文:京师辅仁编辑部
排版:京师辅仁编辑部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ff/7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