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心肌炎治疗 >> 心肌炎治疗疗程 >> 正文 >> 正文

预防流感小常识

来源:心肌炎治疗 时间:2020-8-9
预防流感小常识

一、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南方四季都有,发病高峰在冬春季和夏季。

二、得了流感之后会有什么症状?

多数人感染流感2-4天后就会出现发热,体温可达40度,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全身酸痛等症状。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疾病的人得了流感后、容易并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疾病,严重者还可能会危及生命。

三、流感和普通感冒的区别?

普通感冒的症状和流感类似。但是,普通感冒传染性比较弱,一般不发烧或者发低烧,以打喷嚏和流鼻涕为主,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而流感传染性比普通感冒强,症状也会比普通感冒重,会出现发烧、咳嗽、喉咙痛、流鼻涕、全身酸痛等症状,可接种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普通感冒≠流感

四、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流感主要在人与人之间通过咳嗽及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就是俗称的口水传播。有时,也可以通过接触表面沾有病毒的物件后再接触口鼻而传染。

五、如何预防流感?

1、接种流感疫苗,这是目前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水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3、室内要保持经常通风,做到空气清新、流通顺畅。

4、在流感多发的季节,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在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带上口罩。如以下几个场所:

(1)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

(2)在相对密闭或人多的空间停留较长时间的时候。

(3)去医院看病的时候。

(4)在同一个办公室或一个学校班级里面,有同事或者同学感冒的时候。

(5)与患者近距离接触时候。

六、出现流感样症状怎么办?

及时就医、根据医嘱居家休息或者住院

1、孕妇、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容易出现严重症状,应尽快就医、尽早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

2、非高危人群在出现流感症状后,建议居家观察,充分休息。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多饮水、吃易于消化的食物。

3、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态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需佩戴口罩。

4、避免盲目或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5、出现发热、咳嗽和咽痛等流感症状时,建议居家休息,不带病上学、上班,待症状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返工。

温馨提示:6月,盛夏来临,气温多变,各种传染病将呈上升趋势。我们除了做好以上防流感措施,还要积极预防其它传染病和防范极端天气引发的洪涝灾害。

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策划:校医室

美编:赵阳

责编:张智海

审核:喻校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paidaiban.com/xjyzllc/4688.html